在臺灣的英語教育裡,背單字是最基礎的單位,因為沒有單字就沒有句子、沒有句子就不能對話,而能夠對話是英文好的指標。這一連串看似合理的學習邏輯陪伴著您我,甚至是您我的孩子走了幾十年。 我們的英文,好到哪兒去啦?
您有想過什麼是「音樂無國界」這句話的意思嗎?臺灣人聽到的音階和美國人聽到的音階,在樂譜的理解上是相同的,被演奏出來的音階也是相同的。然而當音階被文字化,Do-Ra-Mi似乎就變成不是每個臺灣人都能理解的文字,區別就出現了;臺灣人和美國人的區別、學音樂的孩子和沒學音樂孩子的區別。
翻譯很難,在課堂上是單字和文法的大車拚,背多分,我每次都會想到蔣公在河邊看小魚逆流而上、力爭上游的故事。在這集「花若離枝」後半段的翻譯,卻竟然看懂了翻譯文字的張力,和聞到身上多了一點文化的書卷氣。
學習語文,從文化下手何嘗不是既高端又有效率?而文化的呈現方式,「文字」是具有個人色彩也最被大眾流傳及保留的方式。 如果你覺得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英文古早味看不懂,坊間有不少人翻成大白話的情詩,雖然動人卻也少了自己的想像空間,這篇實似集裡,蕭博士用中國文學的優雅內斂與之呼應!是非常適合配一杯黑咖啡的情緒。
轉眼,實似(14)集已經第五期了;我選擇的素材是過去大家都聽說過或找得到的我們的流行歌曲,手法是現在大家都沒聽說過也找不到的我的原創翻譯,目的是未來大家都應該要聽說也應該要找得到的雙母語這個概念。
本集就談翻譯(This, is translation month.) 翻譯就是番(外來的)譯;也是翻(過來)的異;更是翻易(改變的易;可不是簡單的易); 當然也能是上述的任一排列組合。
營業時間: 星期一〜五09:00-18:00 100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68號15樓之2
營業時間: 星期一三四五13:30〜20:30| 星期六日9:30〜18:00 106 臺北市大安區溫州街22巷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