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enu_0 { margin-left:0px; text-align:left; line-height:135%; }
.TreeMenu_0 a { padding-left:4px; color: #5E5E5E; display:block; }
.TreeMenu_0 a:hover { color:#000000; }
.TreeNode_1 { padding-left:0px; }
.TreeNode_2 { padding-left:0px; }
.TreeNode_3 { padding-left:15px; }
.TreeNode_4 { padding-left:30px; }
.TreeNode_5 { padding-left:45px; }
.TreeNode_6 { padding-left:60px; }
.TreeNode_7 { padding-left:75px; }
.TreeNode_8 { padding-left:90px; }
.TreeNode_9 { padding-left:105px; }
.TreeNode_1 a { }
.TreeNode_2 a { }
.TreeNode_3 a { }
.TreeNode_4 a, .TreeNode_5 a, .TreeNode_6 a, .TreeNode_7 a, .TreeNode_8 a, .TreeNode_9 a { padding-left:12px; background:url(/main/themes/ns/css_Default/TreeNode3.gif) no-repeat; }
.TreeNode_1, .TreeNode_2, .TreeNode_3, .TreeNode_4, .TreeNode_5, .TreeNode_6, .TreeNode_7, .TreeNode_8, .TreeNode_9 { padding-top:2px; padding-bottom:2px; }
.TreeNode_1:hover, .TreeNode_2:hover, .TreeNode_3:hover, .TreeNode_4:hover, .TreeNode_5:hover, .TreeNode_6:hover, .TreeNode_7:hover, .TreeNode_8:hover, .TreeNode_9:hover { background:#dddddd; }
.TreeMenu_0 .ClassNum { color:#666666; }
.TreeMenu_0 .TreeNode_t { background:#fff; }
.TreeMenu_0 a.TreeItem_t { color: #5E5E5E;}
.TreeMenu_0 .ClassDesc { display:block; }
.TreeMenu_0 a { font-family:$BlogTreeItemFont$; color:$color$; font-size:$size$; font-style:$style$; font-weight:$weight$; }
.TreeMenu_0 a:hover { color:$BlogTreeNodeHOverC$; }
.TreeNode_1:hover, .TreeNode_2:hover, .TreeNode_3:hover, .TreeNode_4:hover, .TreeNode_5:hover, .TreeNode_6:hover, .TreeNode_7:hover, .TreeNode_8:hover, .TreeNode_9:hover { background:$BlogTreeNodeHOverB$; }
.TreeMenu_0 a.TreeItem_t { color:$BlogTreeNodeTC$; }
.TreeMenu_0 .TreeNode_t { background:$BlogTreeNodeTB$; }
.TreeNode_1, .TreeNode_2, .TreeNode_3, .TreeNode_4, .TreeNode_5, .TreeNode_6, .TreeNode_7, .TreeNode_8, .TreeNode_9, .TreeNode_t { padding-top:$BlogTreeNodePadding$; padding-bottom:$BlogTreeNodePadding$; }
.TreeMenu_0 { border-bottom:$BlogTreeNodeBorderT$; }
.TreeNode_1, .TreeNode_2, .TreeNode_3, .TreeNode_4, .TreeNode_5, .TreeNode_6, .TreeNode_7, .TreeNode_8, .TreeNode_9, .TreeNode_t { border-top:$BlogTreeNodeBorderT$; }
.TreeMenu_0 { border-top:$BlogTreeNodeBorderB$; }
.TreeNode_1, .TreeNode_2, .TreeNode_3, .TreeNode_4, .TreeNode_5, .TreeNode_6, .TreeNode_7, .TreeNode_8, .TreeNode_9, .TreeNode_t { border-bottom:$BlogTreeNodeBorderB$; }
.TreeNode_1 a { background:$BlogTreeNodeImg1$ no-repeat; }
.TreeNode_2 a { background:$BlogTreeNodeImg2$ no-repeat; }
.TreeNode_3 a { background:$BlogTreeNodeImg3$ no-repeat; }
.TreeNode_4 a, .TreeNode_5 a, .TreeNode_6 a, .TreeNode_7 a, .TreeNode_8 a, .TreeNode_9 a { background:$BlogTreeNodeImg4$ no-repeat; }
.TreeNode_1 a { padding-left:$BlogTreeItem1Margin$; }
.TreeNode_2 a { padding-left:$BlogTreeItem2Margin$; }
.TreeNode_3 a { padding-left:$BlogTreeItem3Margin$; }
.TreeNode_4 a, .TreeNode_5 a, .TreeNode_6 a, .TreeNode_7 a, .TreeNode_8 a, .TreeNode_9 a { padding-left:$BlogTreeItemXMargin$; }
.TreeNode_4, .TreeNode_5, .TreeNode_6, .TreeNode_7, .TreeNode_8, .TreeNode_9 { float:$BlogTreeNode4Float$; }
.TreeNode_1, .TreeNode_2, .TreeNode_3 { clear:both; }
.TreeMenu_0 .ClassName { display:$BlogTreeNodeDispName$; }
.TreeMenu_0 { line-height:$BlogTreeNodeLineHeight$; }
.TreeMenu_0 .ClassNum { display:$BlogTreeNodeDispNum$; }
.TreeMenu_0 .ClassNum { font-family:$BlogTreeNodeFontNum$; color:$color$; font-size:$size$; font-style:$style$; font-weight:$weight$; }
.TreeMenu_0 .ClassDesc { display:$BlogTreeNodeDispDesc$; }
.TreeMenu_0 .ClassDesc { font-family:$BlogTreeNodeFontDesc$; color:$color$; font-size:$size$; font-style:$style$; font-weight:$weight$; }
.TreeMenu_0 .ClassImg { display:$BlogTreeNodeDispImg$; }
.TreeMenu_0 .ClassImg img { height:$BlogTreeNodeSizeImg$; }
.TreeMenu_0 .ClassImg img { margin-right:$BlogTreeNodeRightImg$; }
.TreeMenu_0 .ClassImg img { margin-bottom:$BlogTreeNodeBottomImg$; }
•$XmlID$•$GroupName$
$CtrlBtn$
XmlID,GroupName,ClassList,CtrlBtn,d,n,UserName,Date,Time,ChildNum,ClickNum
•$XmlID$•$GroupName$
$CtrlBtn$
$html$
.dataBlogList { }
.dataBlogList img{
width:100%;
}
.BlogListList .dataBlogList{
width:100%;
max-width:300px;
overflow:hidden;
}
.BlogListList .dataBlogList:nth-of-type(6n+1) , .BlogListList .dataBlogList:nth-of-type(6n+5){
//max-width:940px;
}
.BlogListList .dataBlogList:nth-of-type(n){
//margin-bottom:7px;
}
.BlogListList .dataBlogList:nth-of-type(6n+1){
//margin-right:7px;
}
.BlogListList .dataBlogList:nth-of-type(6n+5){
//margin-left:7px;
}
.BlogListMenu { width:100%; height:30px;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100%; }
.BlogListMenuS { width:1px; background:#ff8844; }
.BlogListMenuL { width:10px; background:#ff8844; }
.BlogListMenuR { width:10px; background:#ff8844; }
.BlogListMenu0 { background:#ff8844; padding:0px; vertical-align:middle; }
.BlogListMenu0:hover { background:#ff4422; padding:0px; vertical-align:middle; }
.BlogListMenu1 { background:#ff4422; padding:0px; vertical-align:middle; }
.BlogListMenu0 a { color:#ffffff; }
.BlogListMenu1 a { color:#ffffff; }
.BlogListN_1 { }
.BlogListD_0 { padding:5px; border:0px solid #cccccc; }
.BlogListD_1 { padding:5px; border:0px solid #cccccc; }
.BlogListCont { width:100%; height:30px; color:#333333; }
.BlogListHTML .BlogInfoClass { width:auto; margin-left:0px; margin-right:auto; display:none;} /* 分類 */
.BlogListHTML .BlogInfoAuthor { text-align:left; } /* 作者 */
.BlogListHTML .BlogListDate { text-align:left; } /* 日期 */
.BlogListHTML .BlogInfoState { text-align:left; } /* 狀態 */
.BlogListHTML .BlogInfoBtn { text-align:right; } /* 按鈕 */
.BlogListCtrlBtn { vertical-align:middle; width:100%; text-align:right; }
.BlogListCtrlBtn .OrdIdx { width:20px; text-align:right; border:1px solid #888888; padding:0px; margin:0px; height:16px; }
.BlogListCtrlBtn .MsgCmd { font-size:11px; border:1px solid #888888; padding:0px; margin:0px; height:18px; }
.BlogListCtrlBtn .XmlID { float:left; font-weight:bold; }
.BlogListCtrlBtn select { display:none; }
.BlogListHTML { width:100%;
margin-top: 0px;
border: 1px solid #cccccc;
}
.BlogListHTML .meMsg_MsgTitle { }
.BlogListHTML .meMsg_Content { margin-top:10px; }
.BlogListHTML .meMsg_MsgURLList { margin:0px; padding:0px; }
.BlogListHTML .meMsg_MsgURL { list-style:disc; margin-left:20px; }
.BlogListHTML .meMsg_MsgFileList { margin:0px; padding:0px; }
.BlogListHTML .meMsg_MsgFile { list-style:disc; margin-left:20px; }
.BlogListHTML .meMsg_MsgListBlk { display:none; }
.BlogListHTML .meMsg_MsgImg img {}
.BlogListHTML .ImgAlignLeft { margin-right:8px; }
.BlogListHTML .ImgAlignRight { margin-left:8px; }
.divPageCtrl { margin:10px; clear:both; display:none;}
.divPageCtrl table { margin-left:auto; margin-right:auto; }
.MsgRow1 { margin-top:10px; }
.cssPagePanel { clear:both; }
.MsgRow1 { margin-top:$BlogListMsgRow1$; }
.BlogListList { padding-left:$BlogListMsgRowL$; }
#ns_Content .meMsg_MsgBlk .meMsg_MsgTitle { font-family:$BlogListTextFont$; color:$color$; font-size:$size$; font-style:$style$; font-weight:$weight$; }
#ns_Content .meMsg_MsgBlk .meMsg_MsgTitle a { font-family:$BlogListTextFont$; color:$color$; font-size:$size$; font-style:$style$; font-weight:$weight$; }
#ns_Content .meMsg_MsgBlk .meMsg_MsgTitle:hover { font-family:$BlogListOverFont$; color:$color$; font-size:$size$; font-style:$style$; font-weight:$weight$; }
#ns_Content .meMsg_MsgBlk .meMsg_MsgTitle a:hover { font-family:$BlogListOverFont$; color:$color$; font-size:$size$; font-style:$style$; font-weight:$weight$; }
#ns_Content .meMsg_MsgBlk .meMsg_Content { font-family:$BlogListHTMLFont$; color:$color$; font-size:$size$; font-style:$style$; font-weight:$weight$; }
#ns_Content .meMsg_MsgURL { margin-left:$padding$; color:$color$; font-size:$size$; list-style:$BlogListFileSpot$ $pos$ $img$; }
#ns_Content .meMsg_MsgFile { margin-left:$padding$; color:$color$; font-size:$size$; list-style:$BlogListFileSpot$ $pos$ $img$; }
#ns_Content .meMsg_MsgURL a { font-family:$BlogListFileFont$; color:$color$; font-size:$size$; font-style:$style$; font-weight:$weight$; }
#ns_Content .meMsg_MsgFile a { font-family:$BlogListFileFont$; color:$color$; font-size:$size$; font-style:$style$; font-weight:$weight$; }
.BlogListHTML .meMsg_MsgTitle { border-bottom:$BlogListTextHTMLS$; display:block; }
.BlogListD_0 , .BlogListD_1 { //border:$BlogListMsgB$; }
.BlogListD_0 , .BlogListD_1 { padding:10px }
.BlogListD_0 { }
.BlogListD_0 , .BlogListD_1 {}
.BlogListD_0 , .BlogListD_1 { //margin-bottom:$BlogListMsgT$; }
.BlogListD_0 , .BlogListD_1 { background-image:$BlogListBgImg$; background-position:$pos$; background-repeat:$repeat$; }
.dataBlogList { //width:$BlogListHTMLWidth$; }
.BlogListHTML { margin-top:$BlogListHTMLTop$; }
.BlogInfoClass { display:$BlogInfoClass$; }
.BlogInfoAuthor { display:$BlogInfoAuthor$; }
.BlogInfo { display:$BlogInfo$; }
.BlogDisp { display:$BlogDisp$; }
.BlogInfoStatus { display:$BlogInfoStatus$; }
.BlogListHTML .BlogListDate { display:$BlogInfoDT$; }
#ns_Content .BlogListHTML .meMsg_MsgContent { display:$BlogContBlk$; }
#ns_Content .BlogListHTML .meMsg_MsgURLList { display:$BlogContBlk$; }
#ns_Content .BlogListHTML .meMsg_MsgFileList { display:$BlogContBlk$; }
#ns_Content .BlogListHTML .meMsg_MsgFromEnd { display:$BlogContBlk$; }
#ns_Content .BlogListHTML .meMsg_MsgListBlk { display:$BlogContBlk$; }
.divPageCtrl { display:none; }
【言教不如身教】 大蒨小編 2020-12-19 "Attitudes are caught, not taught." ~Mr. Rogers on Charlie Rose 1. A to Z可以用「四拍--兩拍--一拍」來教、來學、來練。 2.A to Z既然可以用「四-二-一」,就可以融合肢體、音樂、乃至手語跟中文諧音。也就是臺灣方興未艾的大勢所趨:CLIL. 3. 多邀孩子上臺示範:全班驚覺手勢不夠高,聲音不夠大,臺風不夠穩,節奏不夠準,手印不夠美。但,進步有夠快。 4. 警官同學,一招行遍天下:『我剛剛這是錯誤示範。』真的是高階警官的高招。 5. G 不是「季」不是「拒」不是「季以」不是「句矣」。只要唸得出第五種聲音,而且是「噘嘴開始,闊口結束」,就對了!中間過程,毫無討論必要。因為「發音是個範圍,不是個精準的點。」
"Attitudes are caught, not taught." ~Mr. Rogers on Charlie Rose
#獅吱六班光頭筆錄 2020年12月19日講於高雄蓮潭會館
一. 技術(14:00 ~ 14:50)
1. A to Z可以用「四拍--兩拍--一拍」來教、來學、來練。
2.A to Z既然可以用「四-二-一」,就可以融合肢體、音樂、乃至手語跟中文諧音。也就是臺灣方興未艾的大勢所趨:CLIL.
3. 多邀孩子上臺示範:全班驚覺手勢不夠高,聲音不夠大,臺風不夠穩,節奏不夠準,手印不夠美。但,進步有夠快。
4. 警官同學,一招行遍天下:『我剛剛這是錯誤示範。』真的是高階警官的高招。
5. G 不是「季」不是「拒」不是「季以」不是「句矣」。只要唸得出第五種聲音,而且是「噘嘴開始,闊口結束」,就對了!中間過程,毫無討論必要。因為「發音是個範圍,不是個精準的點。」
6. 美語發音是範圍,不是精準點,猶如中文筆畫是範圍,不是精準點。沒有必要深究「三」的那三橫的確切長度,只要相對長短正確即可。
7. 獅吱上臺試教,其實就是我在提前部署,為將來開滿全臺的「雙母語學殿」工作面試。幫自己取藝名花名,非常重要。
8. 求學,求職,求偶,是孩子畢生功課,
9. 將母語的語音現象,貼切地融入到外語的初次接觸,會給孩子無比的安全感。
10. 孩子一站到臺上,才知道剛剛在臺下,有沒有認真聽課。
二. 學術。(15:10 ~ 16:00)
1. CLIL在臺灣雙語政策的宏觀脈絡下,會因為「雙母語獅吱」的啟蒙發動,加上國家機器的推波助瀾,演化成獨步全球外銷世界的CHILL(Content Heart Integrated Language Learning) CLIL只是:內容+語文,這是兩個冷冰冰的、被動的,名詞而已。 老師跟家長,該用什麼,能用什麼,去將內容跟語文結合起來呢? 答案是Heart. 心智。 心,是心;智,是智。 心,是熱情的,是感性的,是發動機,是power source. 智,是冷靜的,是理性的,是擴大機,是amplifier. 心智,是主詞。 內容跟語文,是受詞。 動詞是誰?動詞是授課者。 我沒有寫錯。 授課者不是主詞。 授課者不是主角。 授課者不能作主。 真正的主角,是那個又熱情又冷靜的心跟智。 那是個取之不竭的能量場。 授課者只是媒介,很關鍵的媒介,但,只是媒介。 若授課者本身學養跟時間不夠充裕,暫時無法完全自創教材教案,那我的團隊義不容辭,免費提供。 CHILL的定義跟定位: 授課者拿著「心智」(Heart)開發出來的「內容」( Content ) 跟「語文」( Language ) 互相「整合」( Integrate )的教材教具教案教法,去跟孩子一起教學相長,共受啟蒙啟發的那個「學習過程」( Learning ),就是2030年臺灣即將藉以兌現雙語國家這個偉大承諾的「多語啟蒙方程式」。 因為研發之初,CHILL就是「全人多語」(包括各種不同領域的專業語彙跟獨有語法跟特殊語境),因此「中英雙語」根本是小巫見大巫,不在話下。更因此,「中德雙語、日法雙語、英日雙語」才有可能被我們臺灣將經驗傳承外銷給需要的其他民族。最後,因為「CHILL」是「全人多語」,因此不侷限在傳統定義下的語文語種語系,因此,CHILL絕對會是「圖文雙語、影音雙語、韻動雙語(體育課整合音樂課)」這種教育新視界的濫觴。 (咦?我怎麼打著打著,變成新的一堂課?)
謝宜臻 同學這是給妳看的。 我三點起來寫這篇筆錄,應該算是違法的漏夜偵訊。
蔡昆泓 同學這是給你看的。
1. 母音不分長短音:長短之別,叫做「方便說」。究竟之道,叫做:您到底唸不唸得出來差別?
2. 周俊勳談圍棋AI:天下高手,都有共同天險:老師的經驗傳承。老師,就是我執;經驗,就是法執;傳承,就是對的也傳下來了,錯的也傳下來了。於是一百年的國手,都在同溫層裡覆盤。而電腦,沒有包袱,沒有我法二執,所以妙手迭出。
3. 妙手迭出的意思,就是臭手更多。但,臭手可以丟掉,妙手可以保留,這樣就是高手。
4. 學術圈的文獻回顧,其實就是同溫層覆盤:因此最有價值的博士論文,是圍繞在珍貴出土的第一手資料的獨具慧心之剖析。
5. 雙母語沒有拋棄KK跟phonics跟CLIL之意。而是毫無分別心地冷靜「觀」察「世」界的聲「音」。
6. 語文vs語文教學vs語文教學為外表的語文復興運動
7. 獅吱不只學語文,更要學如何教,更要投身到復興運動。否則只是一起坐困愁城,一起塞在路上:明明知道正確方向,可是路上每臺車都逆向。
8. 能教好A to Z,就能如法泡製到One to Three,就能教anything.
9. 全臺若有過半孩子不會ㄅㄆㄇ,全臺國語老師絕對會引咎共同檢討;過半孩子,不會數1,2,3,數學老師會引咎檢討;為什麼A,B,C的最基本發音,就可以馬馬虎虎,毫不重視?
10. 若用手語去打 "F",原來用虎口弄出"C"再用「上臂」充當「一豎」,就非常合理!(這是我今天教學相長到的最有意思之事。謝謝
陳佳文同學
三. 法術。(16:10 ~ 17:00)
1. 教育說到底,就是帶孩子親近善知識。
2. 善知識說到底,就是熱愛某事的傻子。
3. 傻子說到底,就是大腦不太運轉了。
4. 大腦不太運轉,那這位傻子是靠什麼在熱愛某事呢?
5. 靠的那個東西,就是孩子要親近的。
6. 那種東西,不見得大師才有,市井裡,比比皆是。
7. 孩子若跟善知識有共鳴,免費都會收他為徒。
8. 若小學六年盡量去參訪善知識,都沒共鳴,恭喜您,孩子是庸庸碌碌之輩,蘇東坡羨煞您了。
9.那就回學校考試升學載浮載沉啊。平淡人生最幸福了。
10. 法術講太多了,我不想再寫筆錄了。請去看「李醫師的筆記」。
她的筆記,多數在雙母語學殿 MiLingual Palace
就找得到。
少數的,例如針對「獅吱一班到六班的講課筆記」,就只能暫時先讓願意投入臺灣雙語改革運動的同志們先睹為快。 檔案解鎖,不會超過50年。 在下66歲那年就公開。
#各位獅吱六班同學們我今天沒上完的字母跟數字下次會補齊的 #我覺得非常有機會這六個月我不會脫稿演出 #我會乖乖在每週六下午照表教課 #然後第二天凌晨被叫起來寫臉文加課
128762 【言教不如身教】 2020-12-23 10:27:01 113281 Irene MsgArticle ---
ZC1283582
ZC886651,ZC287860,ZC1283582
1
1
總覽
0
51
Irene
0
0
/main/wdb2/images/1x1.gif
【參不參?】 蕭文乾 2020-12-17 【參不參?】 教改不能只是「叫」法的「改」變; 教改必須兌現教「法」的「改」變。 考試「法」,是叫學測?還叫基測?孩子恐慌都一樣; 分數「法」,是叫等級?還叫量尺?孩子逼迫都一樣; 單字「法」,是叫拼讀?還叫填充?孩子死背都一樣。 「世出世間法」無量無邊,在下窮盡一生地參考、參訪、參詳。
教改不能只是「叫」法的「改」變; 教改必須兌現教「法」的「改」變。
考試「法」,是叫學測?還叫基測?孩子恐慌都一樣; 分數「法」,是叫等級?還叫量尺?孩子逼迫都一樣;
單字「法」,是叫拼讀?還叫填充?孩子死背都一樣。
「世出世間法」無量無邊,在下窮盡一生地參考、參訪、參詳。
在下誠惶誠恐地參; 在下戰戰兢兢地參; 在下老老實實地參。 在下研發實踐修正了27年,總算參悟了一滴滴一點點,「最基礎」的「雙語教育法」。
我從臺大外文當學生開始觀察,到了師大英語系當講師還在觀察。 我從無黨無派老百姓開始觀察,到臺灣雙語無法黨主席還在觀察。
我沒看到臺灣孩子學英文越來越好; 我只看到臺灣孩子學英文越來越早。 我沒看到臺灣師長教英文越來越對; 我只看到臺灣師長教英文越來越貴。
在下的雙語教育「法」,說穿了,就一個字:爬、、、 臺灣的雙語現況,說穿了,也一個字:飛!!!!!!
既然是法,就有法門,就有龍象; 這篇臉文,要讓龍象接棒,讓他們現身說法。
蕭文乾這一個人說了27年、寫了27年、教了27年。 今天,在2020這麼特殊的年份的歲末,換另一群人說。 在下是參照、參詳了一輩子; 他們是參加、參與了一陣子。 盼您也來參一咖。
參不參? 參!
---- 玲瑯滿目的推薦文由此入 ----
雙母語師資宣言
【師資一班 | 森山大蒨】
我是雙母語師資。 我記得第一次跟同學見面,就好開心遇見彼此,雖然大家一開始都搞不清楚為什麼來到這裡... #當然現在大家都懂了
我記得每一堂下課,討論的時間永遠不夠,總是聊到最後一分鐘,被樓管趕走。 #最後只好到公園買杯飲料繼續聊
我記得第一次蕭博士突然要大家輪流上臺,只為了讓我們知道,什麼叫上臺。 #只要大方上台什麼都沒唸也能接受大家的拍手鼓勵讓我們這群大人覺得很新奇
我記得第一次通過發音認證的激動,原來這些聲音,可以這樣被我使用。 #原來美語的聲音就靠背背椅背啊
我記得蕭博士說,問就對了,我們班就打破沙鍋問問問。 #又希班長最會大哉問
我還記得常常寫筆記寫到深夜,直到按下發送鍵那一刻,才鬆一口氣覺得好開心。然後下一堂課,又是滿滿的收穫,又再一次深夜趕筆記,每週循環。直到有一天回過神來,發現自己學會了那麼多東西。 #我們五個班已經了累積好多好多好看的筆記好想跟你們分享
再後來,我記得第一次被叫學姐。 #可愛的師資二班在桃園誕生
我記得和大家一起開始,每週兩次的師資團練。我和每一位獅吱,一步一步,被逼著一直進步:發音也是,語感也是。最棒的是,我們這些大人,對英文的恐懼,慢慢消失。 #我們這些學長姐已經決定要團練到天荒地老你們趕快加入好不好
我記得大家開始用蕭博士說的方法教學生、也教自己的孩子:越教,越進步;越進步,越想教。越教,越快樂;越快樂,越想教。 #忘了說雙母語會越教越年輕
教到忘記的時候,就回頭看看筆記;遇到困難的時候,就到群組喊聲,大家就一個一個跳出來幫你。 #然後你們以後也會這樣開心地幫助別人
去年九月,蕭博士說要開始全臺巡迴,推廣臺灣雙語,我們二話不說,變身黑衣人,別上雙字徽章,繫上紅藍緞帶,分工合作,一起努力,為了臺灣的下一代。 #我黑衣人我驕傲
能夠加入師資,成為師資,是一輩子都感到驕傲榮譽的一件事。十二月,我們在高雄,張開雙手歡迎您。
我是,師資一班,森山大蒨。
2020/12/14 大蒨又有話要說
#青梅竹馬 上週六是全民師資班第四堂課。課後我和二班錢錢,六班阿sir聊天,聊到當初加入師資班的原因。
我問阿sir:「阿您是一個阿sir,為什麼要上師資班啊?改行當老師喔?」
阿sir跟我說:「我沒有要教雙母語啦!我就是覺得蕭博士是對的,所以我讓我女兒養樂多跟錢錢老師學雙母語,然後我自己就是要加入師資班支持他!就是行動支持的熱血啦!」 我問錢錢:「我突然想到,妳住高雄耶,為啥2018年要跑桃園上師資二班?現在師資六班開在高雄了,妳會不會覺得,如果再等一下,高雄就開課,就不用那麼舟車勞頓了?」
錢錢說:「那時候真的很拼。為了趕上週六早上的童謠課,和下午的師資二班,我都早上五點要起床,晚上很晚才到家。可是我不後悔耶,因為什麼都可以等,我的孩子不能等。雖然現在在高雄開了六班,但是我提早兩年開始學,我兒子也提早兩年開始學,現在還有了好多雙母語二代的夥伴陪我兒子,像子媛、伯鈞、伯璁...」
我聽完阿sir和錢錢的話之後,腦袋浮現了一個畫面:#雙母語的青梅竹馬。
辰瑋、 子媛、 伯鈞伯璁、 葉問、大哥、欀穎、準冠軍、 莊七歲、 李大師、簡單人、宥孝三兄妹、阿德兄妹、又晴三小、包子哥、安迪哥、 妞、小青、立豐東東、小恩東東、Gorden、哲學家兄弟、養樂多、師資們的孩子們、兒童班的孩子們、集萃班的孩子們、師資的學生們... 這些孩子都生逢其時,成為彼此在雙母語世界的青梅竹馬。他們會聊著童謠、聊著遇言、聊著"My names are..."或「等燈 等燈 等燈 等燈 等凳」一起長大。
可是他們還不、夠、多。
他們在臺灣社會還不是多數,只有當他們有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學伴一起青梅竹馬,他們才是真正的多數,他們才真的能很健康、很正常地學雙語學三文,建立信心、累積信任、然後走在信仰的道路上。
所以我好希望全民皆師資。
所有的父母,如果都像這些孩子的父母一樣,能幫孩子調音到8800,會有多美?所有的大人一起來當雙母語志工,幫臺灣小孩的英文做好下水道工程,會有多驕傲?所以別再等,來當我們的學弟妹吧。
【師資四班 | 怡君老師】
我是師資四班的怡君。
真正認識雙母語的契機是女兒小二時,流著眼淚跟我說她不想再上學校的英文課了,當時我很驚訝,因為我自認為沒給她任何壓力,再加上我本來就對目前的小學英語教育不以為然,所以完全不讓她做任何的先修補習。以為只要不去害怕這個學科,等她以後慢慢對西方文化有興趣,自己想學的時候再適時輔助她就好。
但沒想到學校老師本意良好的全美語英文課,只是讓她更受傷更討厭英文!我開始搜集資料自行給她魔鬼補習,但發現不管怎樣做她什麼都聽不下去,反而媽媽自己累積了一堆對小孩說的幹話語錄:比如多聽就會了,媽媽以前剛去美國時也是聽不太懂......後來突然想起,在臉書自學社團上看過一個貌似很有料的人(就是蕭博士本人),但此人好像有點怪,帶著戒心搜尋雙母語,看著YouTube上老師一場一場的演講,即使是透過小小的手機螢幕也被老師堅定的眼神和溫柔話語打動,自此認定蕭博士的方法就是我一直以來想要的「那個東西」。 從單純只是雙母語兒童班的家長到參加老師集萃班的課程,那時只是想既然送女兒來學殿上課,那我還是進一步了解為好。沒想到帶老公參加去年在國圖的演講後,他大受感召,鼓勵我參加師資班,還威脅我說如果我不參加的話,他就要自己去報名參加了,為了不浪費那筆學費,我就成了師四的成員了!
參加師資班,我一邊挖掘自己過去學習英語的過程,終於知道自己以前支離破碎的所在及原因為何,真實世界的英文聽力終於在20年後的此地 - 台灣 - 升級(而不是在20年前的美國)
感謝蕭博士 感謝雙母語團隊 感謝師資班的學長姊、同學、學弟妹們
雖然我因為家庭因素沒法常參與活動、團練等,但是一看見大家努力的背影,就想著,我雖然動得很慢,但也在後面慢慢的跟著、陪著大家。也謝謝大家的文字、訊息、影片及各種動態陪著我、鼓勵著我、安定我的心!
【師資五班 | 俐芳老師】
2020五月無意間讀到蕭博士的臉文,太久沒有讀過那麼深得我心的文章了,每一字每一句都被“電到”被“說服”。會那麼印象深刻是因為十幾年來的每一天我都在思考著美語和英文的學習之事,七月去了臺大博雅館聽取蕭博士雙母語巡迴講座,會後詢問團隊夥伴要如何知道更多蕭博士和團隊的作品呢?還問可不可以加入師資訓練?我決定直搗核心來個全面瞭解。學英文幾十年第一次遇到這麼有說服力的方法。
那時的師資五班已經進行十六堂課,總課程也差不多三十堂,水水部長說:『俐芳來加入我們吧』,更說若不喜歡都可以退費,於是八月我傻傻地繳了學費,$66000真的一點都不貴,去美國一趟機票錢剛剛好而已,我這樣說服我自己。開始認真的上課,更認真的追著那十六堂已繳費沒上到的課,就在線上三堂課結束時,我的『美國先生』生病住院開刀,生命垂危,部長除了關心還說若有財務上的需要都可以停課全額退費,就部長這句話讓我更確定這裡是『雙母語學殿』,不是『雙母語學店』。
持續的上課,讓我更確定學習英文除了『雙母語』之外沒有更好更有效更省錢的方式了。內心很肯定,打死都不退。一面照顧生病的先生,一面用油門踩到底的速度趕著課程進度,一面認真練著8800音,更不保留地告訴周圍的好朋友雙母語真的很厲害。
若把時間拉回十幾年前到美國唸碩士時,整整三個月都得在聽不懂美語和講不出美語的窘境下生活,懷疑著一路從中學到大學在學校學的英文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懷疑著整個臺灣過去英文教學課程的設計與安排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要把學壞掉的更正或修改不容易,打掉重練最快我這樣想,經過幾年的全美語環境,我好像知道了一點點語言的秘密。
畢業後與『美國先生』結婚生小孩,在養育孩子的過程最讓我好奇的是小孩的語言發展,尤其是雙母語小孩到底語言是如何建立的,我好像又知道更多一點點關於語言的秘密。長久跟『美國讀書人先生』生活,英文的學習可說是天天在打掉天天再重練,總是覺得不完整不踏實,我深深知道『母音』很關鍵,卻又無法說個明白,直到遇到『雙母語』,光是『蝴蝶音的唸法』的那個『法』就可以電爆我,然而那個『法』就是我們國語的聲音組合就那麼簡單,用自己的母語救美語再合理不過了,8800音就像我一直要找的『腳』,讓我安安穩穩地踩在地上,很真實。原來遇到雙母語之前,過去的三十年一直是飄著的『美語阿飄』。終於可以很確定很有安全感說出正確的美語聲音,再次打掉重練我很願意。
蕭博士這一套用注音符號輔助美語發音和語調表真的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我十幾年來尋尋覓覓要找的東西,怎麼就有人有團隊這樣把他給生出來了,我曾經做過母音歸類和不發音的統計,然後在人生時間有限又很多的材米油鹽醬醋茶要關心下,當然是放棄好多次,做夢著怎麼有沒有人,有沒有團隊在做這件事呢?夢想成真就在「超自然發音5000字典」發表時,只能用『請收下我的膝蓋』來表達我由衷的感謝。
蕭博士說:『英文很重要,中文更重要』。這也是我讓我的小孩在臺灣學習中文的原因,中文是線條,英文是聲音,現在終於理解了一點點。原來我覺得的那個『秘密』,只是蕭博士累計二十七累積裡的九牛一毛啊。 這輩子最驕傲的事是養小孩養了13年,蕭博士花了27年的時間將畢生心血就這樣大方貢獻,將心比小孩的心,將心比父母的心這才是真佛心。十幾年來我每天和一位博士 、律師、教授的我的先生生活在一起,對於有『腦袋』的人我察覺力特別敏銳,要再找另一位讓我佩服的人不是容易之事啊。
我的美國人先生退休後收了幾個家教生,自己也寫了一些教學講義,很巧的,發音的練習編排跟蕭博士的8800有很多雷同之處,對於英文教學次第和方法有更多相同的哲學理念呢,當『超自然發音字典』呈現在美國先生眼前時,他頻頻點頭稱讚,帶著家教生使用後,更說以後臺灣人可以拿這本『字典』,這個蕭博士的『法』去教美語人士中文了。對,就是那麼厲害,還有,練就對了。
【師資三班 | 麗嬌老師】
大家好,我是師資三班麗嬌,在英文讀經群組遇到雙母語時覺得有種莫名的熟悉感,博士講的話裡有關於色彩的概念、兒童心理學、教外國人中文、當計程車司機、環遊世界……很多都是在自己心裡,在不同時期作過的五彩繽紛的夢,記得在成大上第一堂課後內心無與倫比的開心,似乎有很多很多心裡的疑問被解答,很開心。但是,過幾天又好像被什麼給淹沒了,心裡又變得灰濛濛的,所以只要是有雙母語的活動或課程都會盡量參與,因為我想變成像博士那樣內心光明、無所畏懼的人。 你以為雙母語師資班只是在上英語課,錯了,這是一門極難定義的課程,對我而言,改善親子互動的收穫遠超乎預期,蕭光頭這門課還真不是普通的厲害。
【師資一班 | 奕安老師】
#為什麼想加入師資班?
三年前我還在溪頭內湖國小,代課英文老師。校長邀請博士團隊兩天一夜,辦場發音到文化的講座。原本邀請博士須達兩百人參與門檻,團隊才願意來做分享,由於校長極力邀約,博士最後願意僅寥寥數人就來,但有兩個絕對的條件:1.學校英文老師在場 2.教學主任在場。
而我是學校英文老師,一開始我也抱持著非常懷疑的心態,覺得,不論哪位老師的講座,英文學習說來說去不外乎就那幾樣,大抵是"更誇張諧音好記好笑背單字"、"更有趣學死背方式學文法"、更多題目考卷啃英文"。博士卻在開場後從吐舌帶領我們入他的美語世界。
從來不知道原來學習語言,可以從這麼看似細微但無比嚴謹的角度切入,讓我當場折服,心想若從小是這樣學習,肯定脫胎換骨。 透過博士娓娓道來每個論點,細細思考,同時看到自己背後一個個瀕臨放棄,處處受傷的孩子癒合和重建的曙光。 我從小就是信心不足的孩子,希望透過這個法,憑著信念和確實踏實的步驟,讓孩子長大也能有足夠勇氣突破不同階段的困境和能力。
尾聲博士說要開師資一班,心底有個要我無論如何一定要加入的聲音,油然而生,即使當時分期付款,保險借款也心中底定。
#為什麼畢業後還在這裡?
我不只在這裡,我已經成為這裡。 跟著團隊;跟著博士後面的,是一群不斷前進,不斷突破的數百人團隊。當你茫然或困難時,總有伙伴看得到你的需要幫忙,無私且溫柔的伸出雙手,不論實際的親子美語學習問題,乃至突破不了生活抑或心境問題。所有的學長姐學弟妹,都處處用著自己的方式展現無畏和韌性,光永遠學習的狀態這點,除了持續前進,哪有畢業的那天呢? 去年因緣際會,博士派我到加拿大王子島為期半年的雙母語教學,就在返臺前,我升起了在臺中有一間雙母語教室的念頭。 於是我在畢業後的第三年,在臺中創辦了『玩耳雙語調音教室』 ,並且娉請雙母語師資。 我非常的幸運,師資們出錢、出力、出關心,這是一間被愛建立起來的教室,也是一間讓孩子愛上美語學習的教室。 創辦這個教室的初衷也是希望能聚集中部師資,一起共學、一起實踐、一起翻轉語言學習方式。由博士帶領,我們一起努力實踐。
#為什麼覺得當學弟妹是最正確的決定?
體會了太多,若三言兩語說得清,反顯得廉價隨便,直接參加師資,是我從一班到一百萬班能做最誠懇的推薦。
我是一班,我是奕安。
【師資二班 | 小八老師】
沒有想過有一天,一個帶狀課程變成一輩子學不完的課程; 沒有想過有一天可以邊教邊學,自助助人;沒有想過有一天,會將臺灣雙語推廣變成至少做十年的職業(因為我還不敢誇口說會做到六、七十歲)。沒有想過有一天會有一群夥伴跟你說,我們一起來學中英文,學到八十歲。 歡迎六班的學弟妹,我們比肩同行。
【師資三班 | 正智老師】
大家好,我是師資三班的正智,我找到年初寫的一篇師資班結訓前的感想文,希望對未來的師資N班學弟妹有幫助。
一、多一種選擇 雙母語課程即將結束,72小時的課程上到最終回,我益發困難跟別人講述這長達半年的課程到底會讓你長成什麼模樣。只因學到的東西太多了,多到你當下覺察不到,等事過境遷竟發現,我怎麼會有這樣的思維,這是何時培養出來的能力。
今晚兒子學校舉辦期末「一家一菜」聚餐,照例我會準備春聯紙與毛筆,並幫每個家庭拍攝全家福。野人華德福的孩子姿態各異,有人欣然同意與父母親合影,也有人刻意反骨,大剌剌拿春聯紙擋住臉部不願入鏡。以前的我會採取討好姿態勸說孩子:「小朋友,春聯先拿下來,給叔叔拍張照片,一下子就好了。」此舉通常無效;接著換爸媽上場,聲色俱厲試圖奪回主控權,多半害場面更形彆扭。
蕭光頭的作法是不壓抑孩子的想法,反倒是讓孩子多一種選擇,直把零和遊戲扭轉成雙贏結局。
有了雙母語培訓班半年的訓練,今晚面對不願露臉的孩子,我不加思索立刻給出這樣的說詞:「我們等一下會拍兩種模式喔,第一種是正常露臉模式;第二種是遮臉搞怪模式,你先想一下待會要怎麼搞怪。」講完這句話,多數孩子欣然同意兩種拍法,爸媽沒機會斥責,我也得到想拍的畫面。
學雙母語何嘗不是如此,周遭皆云「發音不重要,聽的懂就好。」那如果我們能給孩子多一個選擇,讓他在低負擔下,擁有聽懂/發出正確英語的能力,身為父母師長又何樂而不為呢?
【師資一班 | 喜美老師】
我是師資一班的喜美”老”師,我有好多”老”的故事,今年80歲;62歲開始學雙母語;學了18年了;分享雙母語的教學16年,現在,每個雙母語的課我都參加,任何推廣雙母語的機會我都把握,活到老學到老。 各位年輕的你、妳,快來參加師資六班,早學早賺噢。
【師資四班 | 靜慧老師】
嗨嗨!我是獅髭寺4旁聽獅吱虎5跟上獅吱6 滿滿的課程內容充實腦與心~~震撼的上課方式,激盪過往的經歷產生美麗的火花!
【師資一班 | 慧兒老師】
親愛的學弟妹們好!我是師資一班慧兒,兒子當了博士的學生,一學期之後,博士開師資一班,我就成了兒子的學妹,於是展開另外一條人生路─臺灣雙語無法擋的學習旅程。這絕對是一生當中不可錯過的精彩旅程,由博士帶領著一群遠永成長的大家庭成員,從知性、感性、理性,中文英文人文日積月累一點一滴的成長,每天每週每月每年都讓我和兒子充滿感動,這座寶山太豐富,趕緊一塊做伙當家人吧!
【師資四班 | 苾珞老師】
我是師資四班~蔡苾珞 一年前因為孩子自學,我認識了雙母語,於是孩子跟著兒童集粹班的慧兒老師,走了一條非我們當年卻正常而快樂的英文學習路。自問還能為孩子多做些什麼?那就是也成為一名雙母語調音師,可以7-11不打烊的隨時陪練,也為我們道場雙語讀經班開啟新的契機,於是我報名了師資四班,沒想到一路走來,療癒也終結了從小對英文的莫名恐懼和自卑感...
抱定最後一次相信英文得救,我努力跟上蕭博士的學習次第,從吐捲舌~140音~280音~8800音,再到42首童謠,不到一年的時間,關關難過卻也關關都過,從此翻轉英文的聽說能力。魚幫水水幫魚的結果,讀經班的家長感受我在中文發音上的捲舌更到位,不再像從前點過則止。而面對英文比中文好、跟外師對答如流的讀經班孩子,我從此信心破百,原來你們的吐捲舌、摩擦音、黏舌音、喉後音...都還需要調整,真實地呈現臺灣孩子學英文的現況。所以即使師資班畢業了,我仍然回鍋每一堂課,從博士如先知般的經驗言談中,得到安定的力量,從團隊嘔心瀝血的研發創作中,找到備課的靈感,站在台前,我希望孩子們能開懷自信的學習,藉由母語注音的輔助,什麼連音、略音都不再是學習英文的天花板。
團隊裡大大小小,每人都愛心破表,每位都傾囊相授,加入雙母語師資班的行列,是最幸福又速成的共學方式~等你們唷!
【師資二班 | 田田老師】
[師資二班]-田田老師 嗨嗨嗨 我是師資二班的田田(永遠有人錢錢、田田、傻傻分不清楚)歡迎一起來教學相長、互相提攜、跟出席黑衣人任務。
誠摯邀請您們!
再來補充一下,為什麼我會成為師資二班的插班生? 我自己是外文系畢業的,兒子卻成為當時的問老師(現在的蕭光頭)說的英文教室裡被霸凌的孩子。 兩年前,才小四的兒子拿著一張不及格的英文考卷給我簽名,忙著工作的自己 居然忽略了孩子的英文教育。看到FB上的同學們用各種方式在教自己的孩子英文,我才真的開始思考,對於一個對英文已經開始恐懼的孩子,我可以怎麼救我的孩子?大學時期的死黨,師資一班黃姿樺,在學校當英文代課老師。 那些孩子嘴巴裡唸的東西我聽不懂,但孩子們的笑容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想這應該就是我兒子需要的。找了一天上臺北找姿樺問清楚,一個下午的時間好像也聽不懂?只知道「講究的發音」,而師資二班已經開課額滿,能不能插班?要不要先認證88音才能入班?(當時連88音是什麼都不知道,幸好後來順利成為二班學員,也感謝班長小八帶著我團練)從此開始了每週六從臺中到桃園往返上課的生活。
現在的我更成為一位踏踏實實的雙母語調音師,與師資一班的奕安學長在臺中玩耳雙語調音教室並肩作戰,一起為雙母語運動貢獻己力。兩年下來,除了自己的孩子,還幫助了更多別人的孩子, 也認識很多一起為著臺灣孩子的雙語教育進一份心力的好友。您說這樣的收穫值不值得呢?
【師資五班 | 懿如老師】
2016年一則fb上的貼文,提到讓我好奇的雙母語。隔幾天回高雄時,就去參加了那場在高師大的講座,驚喜和吸引力在心中發酵。
接下來的每一年,我參加了很多的雙母語課程和講座。其中最難忘的是2018年的千遍萬化英文會話,連續四個晚上,帶著心中滿溢的澎湃激昂與滿足回家。從第一堂課就開始覺得不捨,怎麼只有四堂課呢?我想著,英文就該這樣教、這樣學啊!昨晚剛結束的進階文法文化班,也讓我重溫了當時的感動。
雖然求學過程中,學習英文並未對我造成太大的困擾,十多年在外商服務的經驗,英文對我而言也不陌生,但是,為什麼我們的英文教育不能在學習過程中,給予學生這樣的喜樂與感動呢?想到那些曾經邊聽空中英語教室邊打瞌睡的夜晚....
師資一班招生時,雖然當時的狀況並不允許每週頻繁的移動,我還是去聽了說明會,只因很想了解老師的課程規劃。三年之後,五班在台中開課,我找不到不參加的理由。這次我不用再不捨課程會結束了,因為這是一個沒有終點的學習。 心裡一直都清楚,上師資班想學習的不是只有雙母語,更是老師的人生智慧、哲學和邏輯思維。看似抽象虛無的隱喻中,總是能透過反覆的推敲思考,尋得那暗藏的智慧密碼。
師資五班結束了,很幸福地繼續上著九階10梯和六班的課,作筆記、側錄,繼續團練, 跟著熱血又有愛的學長姐跑草屯旭光高中,陪伴一群眼神發亮的孩子學習。
問我為什麼畢業了還在這裡?跟緊都還來不及咧!到哪裡找這麼有愛的學長姐和同學,總是不嫌煩不怕累地帶你團練、教你調音技巧、教你作筆記也分享筆記....,雙母語大家庭溫暖又有愛,跟緊每一堂課、跟緊同門的腳步就對了。
相信,並且行動,會帶給你的人生美好的改變。想體驗黑衣人的熱血與感動嗎?快加入我們吧!
我是獅吱五班,梁懿如。
【師資二班 | 靜儀老師】
ㄦˋㄦㄦ~~~班的師資Jean簽到。 披著練肖話的外衣,說著最觸動的內涵。就是肖,呃不,蕭博士的特色! 此生一定要上一次的課程! 對!很貴,我知道;因為我也付了,但是絕對物超所值,終身受用!
【師資二班 | 調音紅老師】
大家好,我是師資2班調音紅(外號里長)。 2018年夏天,我在臉書上看到一篇語重心長的臉文。 內容是對於當年國中學生會考英文的某一題,究竟是該選A還是選B? 那篇文章,呼喚著好幾個我~ 那個曾經在中學工作的我, 那個15歲也要面臨考高中的我, 那個為了孩子四處找''正確''學英文方法的媽媽, 那個一輩子都背不完狄更生片語的我~ 那個寫文章的人說,學英文不該這樣學,他說他要把自然發音的問題,KK音標的問題,一次搞定。
於是2018/7/15我生平第一次去參加一個我不認識的團體的講座,去到現場每個人都在講臺語,我一度感到困惑。 聽完講座,我就立馬報名了師資2班,就算已經開學3個禮拜又如何? 現在每個禮拜3我都開團練跟師資們戀到孜孜不倦。 我告訴妳們,這個團練我打算一直開到我80歲,森山大蒨81歲。 博士曾說:「你們這些大人不要再想要把英文學好了! 下輩子再學啦!」
但我想說的是,我們這些大人的英文真的沒救了,所以我不再想我要每天背幾個單字?會幾條文法?我就是很快樂的唱著小毛驢Irene姊姊寫給孩子的歌,很開心的唱著Mr, Rogers這一輩子寫給孩子的幾百條歌,然後不知不覺,我的英文怎麼越變越好!?
成為雙母語師資至今,對我來說最大的成就,是我讓我的全面棄英的國三學生,重拾信心。
歡迎加入雙母語的大家庭。
這堂課沒有真正的下課,沒有真正的畢業,沒有結束的一天。 歡迎到我的粉絲專頁~調音紅陪你一起戀發音~幫我按讚追蹤訂閱。哈哈
【師資五班 | 草莓老師】
大家好~~ 我是師資五班的草莓。 這個大家庭很有愛~有人會說是同溫層,但我更相信大家充滿了愛,明明很多人都很厲害了,卻一直一直回頭陪大家一起練習,一直分享如何練習!還可以讓蕭光頭打開您的眼界,您不是井底之蛙,那您的孩子的視野只會更寬廣! 歡迎大家一起來參加我們唷!
【師資一班 | 曼曼老師】
我是獅吱一班張小乙 六班學弟妹快加入我們吧! 好玩說不完, 在此列舉三: 1、學無止境語文化 2、情比金堅大家庭 3、共學共享不怕老
【師資一班 | 芷翎老師】
我是師資一班陳芷翎Mandy 轉轉學親子共學樂。 學習不需要理由,只要一顆開放的心。快來加入我們成為彼此的守候~~耶耶。 雙二代、青梅竹馬...孩子們的同溫層要往外擴大,擴大到擁有一個世代的共同回憶,擴大到某天夜店酒吧前會因為某個記憶點而相認;可以的話就想像他們在國外求學、旅遊、工作...那不是誇張的幻想,只要大人們都願意回歸語言學習的根本其實只有”聲音”本身,開始行動做自己孩子美語發音的幕後推手,當自己孩子世代記憶的重要播種者、耕耘者和收割者。
【師資一班 | 佳慧老師】
我是師一最愛喉後音的喉后,也是最愛大家的佳ㄐㄧㄚ慧老師,加入師資團隊時間:永遠不嫌晚。 心:永遠都不會後悔。花66000元,您的收穫絕對超過百萬,很多事有錢買不到,因為我們有一位講了27年,還在講、還在講、還在講的蕭博士,我們的師父,天天講,道理一樣,但天天換新的道理講,這樣的師父,一定要跟一定要跟跟對人,少做冤枉事.用對法,少走冤枉路。歡迎加入,我們雙手雙語,歡迎您ㄙㄨㄚˋ.
【師資四班 | 楊怡老師】
歡迎六班學弟妹們!我是四班獅吱。 成為師資之兩難,一是怎麼不早知道,成為獅一二三班,就可以早點學到這個這麼好的方法。二是又想晚一點加入,因為新開的班可以學到團隊最新研發的內容丶而且是最受寵愛的。 Anyway, 加入獅吱,就對了!
【師資二班 | 文姿老師】
我是二班的文姿,由於大學同學的介紹,以及尋找適合孩子學習的方法(國中開始被摧殘沒關係,國小要怎樣自然學習?),於是我進入了雙母語的世界。天天陪我3個寶貝調音,我花的很值得! 你以為是國小師資班,其實是唸不畢業的博士班,從微小到浩瀚。課程不會結束,沒有蕭光頭,還有上百位同窗互為引路者! 歡迎你們。
【師資三班 | 凱薩琳老師】
哈囉。大家好,我是三班的凱薩琳。 讀師資班大家共同的心得大概就是以為讀了半年就畢業,就像找個美語補習班一樣,一個學期搞定,學到一種可以讓美語精進的方法,從此自學。 但,光頭的不是。
尤其在師資這個大家庭裹,您還會常碰到那種打死不退的學長姐,揪著您一直前進(尤實是那個牙醫師學姐,我一直在想,她真的「有時間」可以好好刷牙嗎?不過看她帶團時露出來的牙,真的還不賴呀,呵呵。)說真的,有時候還真的很怕點開line,因為太多免費課程,不知道要上那一個?一次付費、終生學習,會除法的人都知道學費真的是便宜到爆。錢是一回事,常常感動破表,才是真獲得。
雖然老師現在卯起來開全省免費課程,但沒有經過師資班的洗禮,就好像知其皮肉,不知其骨髓;想要得到光頭的傾囊相授嗎?想要「食髓知味」嗎?哈,趕快報名師資班吧。
【師資四班 | 貴凱老師】
我是師資4班 侯貴凱 年紀:40多 家庭:老婆(國小老師)& 女兒(小四) 職業:新竹科學園區高級工人 第一次聽到雙母語(問老師)是2018年,小孩班上的同學在用很特別的方法學發音,應該是現在的88音/140音…當時很不積極,無緣接觸、了解。
直到2019年11月的台北一日工作坊才遇到問老師(蕭博士),博士很清楚的說明學習英文的步驟和方法,當天馬上就報名師資班。
為什麼?因為我想再給自己ㄧ次機會。我不接受學習12年的英文到國外旅遊,卻一句話也不敢講。試試看和學習自己母語一樣的方式學習英文。另外,我不想孩子像我一樣畏懼英文;我想跟她一起再努力一次。
愛不夠,要勇敢。(當天一日工作坊的 slogan) 為了台灣的孩子們、雙語政策的推廣,蕭博士和團隊願意提供源源不絕的研發、課程…越來越多團隊的作品發表在Facebook或YouTube上,可以感受到團隊的努力和博士的決心。 但我們需要更多的資源才可以持續做下去。 參加師資六班不僅可以幫助團隊,自己更能收獲滿滿喔。
【師資四班 | 雅惠老師】
我是獅吱4的雅雅老師,也是蕭光頭的鐵粉(雖然我認識他的時候他是問老師),真心支持蕭光頭一直大膽地直言下去,希望想學英文或被逼著學的人都可以用正確的方法和順序學習。 為什麼有那麼多免費課還要付錢上師資班?入門弟子就是不一樣,而且是很值得滴
【師資一班 | 路星老師】
嗨嗨嗨,大家好, 我是平常很一般, 但聊起雙母語就容光煥發的 一班路星。
我記得2016年的十一月底,在成大的國際會議廳,當時還不是光頭的問老師,站在臺上,誠誠懇懇地說「我是來當書僮的。幫大家背書的書僮。如果在座的各位聽懂我說的,今天以後,你想找我很容易找到。」「現在改革需要資金,但哪天成功了,我一定通通都不收學費。」
默默心想,其實我聽不太懂,但聽到了解讀後的三個重點: 1. 講者虛懷若谷所以甘願當書僮 2. 講者實實在在所以讓人容易找 3. 講者大愛無私所以預告不收費
此人或者是傻子、或者是菩薩。直覺說是兩者綜合,必須跟!然後在出國旅行的行程中,一直聽演講,分享心得,差點被朋友趕回國、在第一次通過發音認證的時候,開心得想抱其他的考生轉圈圈、在報名師資班成功的時候,覺得像是中了樂透、在認識了大蒨、組成福祿壽喜團練、和越來越多一班的神童們交流筆記、交流老師某一段沒有聽懂的神之名言後一邊感概自己資質駑鈍、一邊感嘆真的遇見神、、一邊悄悄地多了好多好多一起感動到哭、又一起邊哭邊笑、笑到流淚的家人們、、發現所謂的師資班學費事實上是幫忙推動教育改革的一點點柴火。而我們都是在寒冬裏正被爐火溫暖著的孩子、、博士其實早已點燃火堆,燒了二十多年,在乎的從來不是柴薪的多寡,而是夠不夠延續溫暖更多的人、、今年博士決定開辦九階十梯課程,聽到,眼淚就忍不住一直掉、、因為預測到最嚴酷的暴風雪即將到來,就算把自己住的木屋都拆了,給孩子們取暖的火不能停。師資們開始在各地升起篝火,一起一個一個、一個一個救、、我相信臺灣終會在世界上發光發熱,因為有薪火相傳的我們誠誠懇懇,期待您一起成為「我們」。
【師資六班 | 佳文老師】
大家好,我是獅吱六班,佳文,18年前幾十萬元的人性心理學課程,上著上著、修著修著、親證著親證著,終究也有能力回歸到生命本質的軌道上找答案。上天的安排,在前年11月的一場台南講座裡,拿起麥ㄎㄨ·說:「我要跟你學。」就這樣一路上,提領著自己,打掉重練,每天聽youtube上的雙母語課程調音、跟著講座跑、上讀經班、和先生一起入黨、帶著兩個兒子聽聽看看光頭ㄕㄨˇㄕㄨˊ鬼叫鬼叫……舉凡到現在的九階十梯,無不都能感受到「愛了,就勇敢了」。
我本來就很勇敢啦!錯過了三、四、五獅仔陣,說真的六班六萬六不貴,六六六這麼好的優勢牌怎能不取?
「正信希有」,我知道答案一定在裡頭,那份收穫是上天賜予的必然。立足在當下,我真的很肯焙;放眼看天下,我想要大家ㄆㄟˊ。因為孩子真的不能再亂ㄅㄟ
獅吱六班的同學,大家好,我ㄐㄧㄠˋ陳佳文。 謝謝團隊,謝謝彼此,謝謝大蒨兒!
【師資六班 | Sue Su老師】
還記得2020年8月初,孩子同學媽媽分享音檔,我驚訝10歲的孩子是如何學習,英文可以唸得如此到位,接著來到8/16在高雄的講座,內心感到十分震撼!博士所說的對我都是新的觀念,原來可以這樣用母語學外語,感受到有一群人這麼努力地為了臺灣孩子,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小小力量,就這麼加入臺灣雙語無法黨。
270梯是多麼大愛的行動,蕭博士說可以的話有錢出錢支持這場社會運動,認同也想自我精進,自然成了獅吱六一份子,我知道,受惠最大是自己以及三個孩子。
【師資五班 | 亭穎老師】
想了很久不知道要從何寫起,因為雙母語的好,要做才能體會。 我從很多年前,就一直關注自學、華德福、體制外...的群組,那時就常常看到問老師發的臉文,莫名就被老師寫的文給吸引。
直到前年老師到臺中辦講座,但當天臨時有事,不克參加,就錯過了第一次與雙母語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後來在該場活動的群組有許多師資在中部辦理說明會,於是便踏上我的雙母語之旅。跟著獅二宜欣老師一起上課的日子,我漸漸的對自己的美語發音越來越有信心。宜欣老師也一直鼓勵我們有機會能加入師資班。等啊等,當老師公佈師資三班招生時,我還發訊息問老師,有沒有機會在臺中開班,老師當時說尚未克服遠距教學的困難,但將來一定會在臺中開班。又過了半年多,終於等到獅五招生的好消息,雖然看到六萬六,我也掙扎了許久,但還好那時的我做了此生最棒的決定。
長達八個月的星期六午後,是我最期待的時刻,上老師的課,有時很燒腦,有時很搞笑,有時老師會不小心蹦出令自己自豪的雙關語,這些肯定都要親自加入才能體會。
為了臺灣孩子無可限量的未來,我們一起替他們創造雙母語星視界。 我是獅吱五班~蘇亭穎
【師資六班 | 黃鼠兒老師】
我是師資六班黃鼠兒。 在發現女兒快要跟我一樣被推向暗黑學習路時,我揪心。原來我努力在避免,但卻也靜靜悄悄的被難免。不甘心,這是輪迴不是進步。我無助、痛心也自責,像瘋了般的找出路。但,真愛的求,上天會給我機會,而我現在便是在握機會。能有機會可以把握已經感激,學殿給我的何止只是機會,是整盒大富翁都送你,豐富溫暖有趣到能讓我勇敢環遊生命。 謝謝彼此,我很富足、很快樂!
【師資二班 | 錢錢老師】
我就是大蒨文章中提到的錢錢。
我是個國中就放棄英文的人。在有了孩子後,為了不讓他們跟我一樣早早放棄,便開始尋尋覓覓英文自學教材。我一直覺得,英文是個語言,有環境就能學好,不是只靠學校或補習班,所以應該從自己(家庭)開始。雖然我國中就放棄英文,但實際上我並不討厭它,只是因為屢戰屢敗,才心灰意冷。直到有了孩子後才又重新看重『學英文』這件事。
我也曾經迷失在把孩子送給有外師的補習班,以為這就是美語環境。但是這並沒有幫到我的孩子。
在我的老大 11歲(老二4歲)時,我終於找到了一份符合我這個國中就放棄英文的人可以自學的教材。於是我開始帶著孩子一步步學習,在這期間我認識了Emma老師。她教會我如何認字讀音,也讓我的孩子能很快學會認字拼讀、聽很多英文有聲書、也抄很多單字背誦。我以為我給了自己跟孩子正確的學習方向,可是我的老大上了國中後就不再熱愛學英文,因為被我逼迫聽英文背單字的關係。
於是我轉向老二,只要看卡通都要是英文的,多聽英文故事,希望這樣就都上軌道,可是我自己清楚知道,自己其實一直在卡關,無法再自學下去,於是找Emma老師求救。後來她告訴我有位「問老師」(就是現在的蕭博士)我馬上上網尋找問老師雙母語系列講座視頻,僅看了十分鐘就發現原來我缺的就是這個,原來發音是可以調整的。我一直以為孩子從小聽英文有聲書,看英文卡通,開口說英文就會像個外國人,但事實就是沒有。我聽了問老師的講座才恍然大悟,於是當下就決定放下一切,從發音開始從頭學。
那時我查詢到問老師即將在桃園開雙母語師資二班,可是我人在高雄,心裡好掙扎,但是我覺得孩子一天天在長大,我不能再等下去,於是跟老公商量,他不支持也不反對,只問我『你需要多久的時間?』,我回答他『請給我一年』,因為問老師有個視頻有提到『1年』,於是我想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花一年時間去調音。
兩年多了,老師陸續在臺灣各地開了三班,四班,五班,到目前的六班,終於來到高雄,天呀!我後悔嗎?不!!我不後悔,我不後悔跑到桃園上師資二班,還很幸慶當初做了這個選擇,現在孩子長大了,南部不只有他,還有其他多位雙母語孩子一起學習成長,他不會再孤孤單單,將會有更多雙母語小孩一起走這條道路。
好喜歡大蒨姐姐說的 #雙母語的青梅竹馬
【師資六班 | 慧玥老師】
大家好,我是慧玥。
2017年我的孩子小二,每次在學校上完外師的課,回家總是說:「都是那幾個同學在回答,因為我都聽不懂,覺得很受挫,一點都不好玩。」原以為上了私立學校不用另外去補習,英文就可以學好,沒想到孩子卻這麼說,我慌了。當時朋友傳來一則訊息,520在台北有場雙母語的講座,問老師會親自分享如何學習美語的方法,於是便北上去參加這場講座。一天的課下來,很充實,但也有些迷惘,很認同,卻不得其門而入,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知道如何和學校課程銜接,加上學校美語進度超前,無暇兼顧雙母語的理念,甚至怕跟不上進度,還送孩子去上美語家教班。後來因為某些因素,孩子在小三時轉到公立學校,直到現在還是很遺憾沒有早一點讓孩子學習雙母語。想到自己曾在學習美語的過程中受傷,為了不讓孩子受傷,再次深入瞭解雙母語,我深受博士和團隊所做的事情而感動,同時也看到了台灣孩子未來的希望,想以行動去支持對的事情,並落實在學習美語的路上,所以我報名了師資六班。
【師資一班 | 姿樺老師】
當初報名師資班,是想為臺灣孩子做些什麼。 現在還在這裡,是想為所有人做點什麼。 雙母語的播種、等待開花結果的過程,都需要一群人才有力量。 盼全民皆師資,本黨速解散。
【師資五班 | 丞吾老師】
我是師資五班的丞吾,歡迎六班的學弟妹—只要跟著光頭老大學習美語,對我們而言永遠都不嫌晚,更不用擔心台灣的雙語沒有未來了!!這是一場超級馬拉松的大對接力,就讓我們一起為台灣貢獻一點心力,讓身邊每個人都有機會接觸到這個美好的禮物。
【師資三班 | 小魚兒老師】
也是肩膀很重又看不出來以爲是大學生的幼兒園園長。
任重而道遠,因而加入師資班,更能了解原來博士是很小心呵護著我們每一位師資,那種感覺是自家人的甜蜜蜜,只有加入師資才能明白。加入師資後,才知道英文原來可以這麽有趣,有著團隊的左右手大蒨姐姐和水水部長,天衣無縫的牽起師資們的手。為了什麼?
僅為了我們下一代的教育可以再更加的好。 僅為了我們下一代學習英文能正確的開始。 僅為了我們的下一代能夠避免再重蹈覆轍。
報名師資的費用看似很高,但當你進來後就知道博士實在是超級沒有限度的把他所有研發的東西大方給你,光給師資的資源就遠超過六萬六。 加入師資,不是為了要讓我們的英文變好,只是因爲,讓我們直接沒有距離好好感受,中英文雙語穿梭中的喜悅,而我們的孩子,就像一甕好酒浸泡在其中而不自覺的唸出一口好聽的英文。在這裡偷偷告訴大家,學齡前的孩子學雙母語最適合了,我們學校每一位孩子都超愛雙母語,因為有注音歌、有童謠、有寓言、有好多有趣的發音小遊戲,孩子們樂此不疲。 所以,如果您的孩子正處於這個年紀,快快來報名師資,您的加入,無形中也成就您的孩子。 #有一種幸福能讓您越來越喜歡的 #就是充滿熱情又有溫度的雙母語
【師資四班 | 沁妤老師】
我來了。師資四班 羅沁妤。 在外商公司工作,才深深體悟到「英文要能用」的重要。商業書信可以用翻譯軟體,口說簡報可以寫好講稿,但要辯論時,所有的英文單字片語全擠在口中,串不出一段完整的論述,也常在外國老闆的臉上,感受到口音並不能完全讓他理解。更別說,我們可以輕鬆的聊一個時事、一場電影、一首喜歡的歌曲。
我深信不能用體制的方式,讓孩子學英文。
《問老師》 小孩上小一時,想找外籍家教,用沈浸的方式讓孩子沒有壓力的學習英文。無意之間,聽到一位小孩開心地描述他的《問老師》。於是爬遍了所有問老師的演講,沒有懸念的進入了雙母語世界。哥哥的啟蒙老師是[師資一班]-陳正倫老師。
《成為雙母語師資》 太喜歡聽老師講生活信仰的事,所以就加入了師資班。這一年,除了清楚地看到孩子調完音後,雙母語學習之路的樣貌,心裡踏實許多。 還有機會將所學交給其他的孩子,這個反芻的過程,是最寶貴的禮物。從孩子的笑容,可以知道這是一件對的事,也是我堅持下去的原動力。
【師資一班 | 喜美老師】
我是獅吱一班的學姊,更老的說法是:我是18年前就迷上雙母語的老學姐,那時雙母語還沒師資班,可是我一認識蕭博士學雙母語不到兩年,就到處跑去「傳福音」,還「自封」會教英文,竟用雙母語學習法到少觀所、鄉公所、協會、社團,圖書館...一堆家長、學生....教「英文」!我本是「師鐸獎」自然科學老師,如今親友們大都認為我是「教英文」的。
今年80歲了,62歲接觸雙母語,始料所不及,雙母語完全改變了我的後半生,如今,無比雀躍地享受著美好的退休生活、生命,因雙母語的學習與分享,而擁有的豐富、喜樂、精彩...任我怎麼說、怎麼寫、怎麼敘述,都辭窮於萬分之一。
但我能明確的佐證:學習雙母語自娛、分享雙母語助人,普及雙母語救人,最是、最好、最有價值的退休生活選擇!
【師資三班 | 麗如老師】
感謝素貞老師在去年年初發起南部師資三班。
因位居南部,考量距離之故,我先前錯失北部師資一班及二班上課的學習機會。當時「極度」羨慕能去上課的北部師資們,後來能有機會報名並讓南區師資三班成班得以實現,心中有無以言表的感激。除了為自己的學習之外,其實更多是想給予孩子們在學習上的幫助。身為兩個孩子的媽,我深切感受到孩子在美語學習上的困難,而台灣的美語教學體制有很大的問題,深深的、狠狠的、用不自然、不成熟、且不符合人類學語言的方式,強迫孩子們學習一門外語。孩子們不僅連發音都不正確,不敢開口說美語,更多的是剝奪孩子的學習熱情。發音是階級判斷的其中一道指標,也許它在亞洲社會不明顯,卻會造成不同的觀感甚至是歧視,也活生生存在歐美社會的現實。
在師資班,我找回初心。想著蕭光頭給我們醍醐灌頂的提醒。這個班、這門課這群同好們,是我人生上過最高 CP 值的課程。雙母語對我來說,已不僅僅是語言的學習,而是一種生活的態度,讓我重新思考學習的本質,進而落實在生活中。而這一切的開始都源自於我對孩子的愛,這種愛無法用金錢量化。而課堂上某一個觀念或想法觸動內心的時刻,我知道我又多了一種愛孩子的方式。更感謝成就這一切的人事物, 包含: 蕭光頭 / 團隊群,還有一起走在這道路上的同學們及學長姐們。
我的孩子很幸運能遇上雙母語,但這還不夠。孩子身邊的其它孩子,若能一樣走在雙母語的道路上,他們一起作伴一起走,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因為一群人走的久、走的遠。生命的路程上有著學伴,一起承載著學習所帶來的樂趣及火花,蘊化為點點滴滴灌溉他們長大成熟的重要養份,這是給孩子最重要的無形資產。人生有許多投資, 投資越早越好,雙母語大家庭是學習界的超級績優股,趁早投資,才是王道。
我是師資三班的麗如。不報明牌,只講事實。
【師資三班 | 臻霖老師】
嗨! 我是師資三班的黃臻霖, 教了多年的英文, 我曾經以為學英文就是英文學好就夠, 殊不知中文程度不好, 對文字理解與運用的能力基礎薄弱, 英文也無法更上層樓,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憂心臺灣孩子中文程度每況愈下, 還得擔心他們的數學會同時變差, 因為他們連題目都無法理解, 同樣的狀況也一樣會發生在英文的學習上! 所以蕭博士提出的雙母語用中文拉拔英文, 然後雙語可以一起提升的概念, 馬上就為盲目瘋英文的臺灣社會帶來了豁然開朗的解方, 這種洞識是很多埋頭苦教的英文老師們很需要的, 因為孩子學習的問題發生在很多面向, 英文多些進度或多讀多背也不一定能解決, 因為腦袋中主要運作的語言還是母語-中文啊! 中文差英文是好不了的, 遇到教學瓶頸的英文老師們有非戰之罪啊!
來上師資班, 就有機會見識到蕭博士滿手的解決方案, 從發音到信仰, 讓大人小孩都能腳踏中英雙語兩條船, 愛做善事, 還可快樂出航! 雙母語的師資培訓會讓老師和家長們有見識, 有方向, 又有信心, 孩子們可以從窮極無聊或水深火熱的學習地獄中爬出來! 大人們也絕對可以從教學的無力感中解脫的! 快來報名拿解藥!
蕭博士說臺灣雙語學習的內容應包含語, 文, 文化。而文化在我們的生命中可以是份量十足的心靈饗宴, 雙母語對文化這件事的講究, 提醒我們要善用語文這樣的工具, 去學習有溫度廣度深度的文化, 去收穫更豐富的生命! 雙母語的學習會教導我們如何培養一個跨語文的腦, 和一顆跨文化的心, 理智和情感更平衡, 我們才得以享有更優遊自得和包容自在的人生啊!
【師資三班 | 雯文老師】
#認識雙母語的因緣 頂著英國名校雙碩士的光環,一直以來,都自以為英文能力還算不錯,對孩子英文這門語言學科的教育既不積極也不上心。總認為,語言就是一個溝通工具,等到需要用的時候,自然就練起來了。所以,一直把全部的心力,專注在提升孩子的品格教育。日子一天天過去,孩子開始展現對英文的興趣。因為就讀於老實大量的讀經幼兒園,在家也不曾主動引導,所以『英文讀經』成了孩子唯一能接觸到這門外語的機會。但是,土生土長的台灣孩子,怎麼可能有辦法控制自己的口腔肌肉,去發出那些陌生的聲音呢?外行如我,還曾一度質疑園所裡的英文讀經老師,現在回想起來,真是無比汗顏…不過,也因為這個-『不能讓孩子說一口破英文』的念頭,讓我踏上了『尋英』之路,中間的迂迴轉折,就不多說了。一般對line訊息很無感的我,一次的因緣巧合,在全人經典群組,初識『問老師』。當時只覺得,這個人推廣的發音的訓練方法似乎很合理,但是,耳根子很硬的我,怎能輕易相信。以『雙母語』和『問老師』做為關鍵字,在網路上展開地毯式的搜索,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完整聽完近10場老師在YouTube上的雙母語講座影片。在這之後,便打從心底認定:『這就是我為我的孩子,選擇的英文學習啟蒙教材。』
#聲音座標 師資班,其實和我所預想的,很不一樣。 師資課程的收穫,遠遠超乎我的想像。首先,是對吸引我入門的『發音訓練』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原來,老師深入研究分析中、英這兩種語言後,將我們不習慣的美語聲音全部盤點出來,再用我們最有安全感的母語注音加以微調標註,創造出『雙母語注音』。由簡入繁,設計出這一張張神奇的發音表格(88音、140音、280音)。 (20201215補充:從88音、140音、280音一步一步爬到8800音,經大蒨姐姐點醒,才突然發現,原來,聲音是可以被定位的。橫座標是28個子音,縱座標是10個母音,再加上蕭博士精選的20個尾子音。就從國語的「子音+母音」變身為美語的「子音+母音+子音」,從此美語聲音不再迷路。)
#雙母語太平洋 『學了發音,然後呢?』這個問題,曾經是我心中很大的疑惑。用老師的發音訓練方法,練就一口『標準的美語口腔肌』與一雙『敏鋭的美語耳朵』這兩大區塊,確實是無庸置疑的。但是,讀寫呢?原來,發音訓練是老師接引眾人學習美語的一塊敲門磚,在聽與說這兩大區塊實現後,孩子就擁有足夠的信心與能力,可以開始用雙母語注音標註的方式,協助自己有系統的背誦單字、童謠、寓言,進而能優遊於文化底蘊深厚的英文經典。曾幾何時,我們都長成了《小王子》口中,那位『絕不想成為的大人』。我們的內心不再柔軟,心中的排序重新洗牌,有意無意的淡忘曾經的堅持。所以,更讓我觸動的,是老師那顆很柔軟的心。還記得,第一堂課,老師發下『我肯關門』、『我肯舉手』、『我肯安靜』這幾張獎卡,教我們要帶著孩子,用一雙善解的眼睛和一顆真誠的心,把別人輕輕地放在心上。更用身教,示現給我們,如何用無限的愛心和耐心,等待孩子、觀察孩子、引導孩子,讓孩子能用自己的腳步成長,不在學習裡受傷。 最後的最後,讓我動容的…是老師這27年,不換湯也不換藥的堅持。
【師資三班 | 小魚老師】
師資班學習,我發現幾個非常驚人的成效,以下與大家分享: 一、學校在一次班親會,家長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孩子在讀的時候,老師說他的錯音有很多,而我卻聽不出來?這時另一個家長說,我也遇到這個問題,後來我發現是我自己的發音有問題,耳朵也不敏銳。 我告訴家長們,有一個方法很厲害,就是大人先學英文調音,除了正音還能訓練耳力,帶動中文連同英文同時變好,雙管齊下,當我們好,孩子自然就好,家長們聽完頻頻點頭,認為是個非常好的方法。我開玩笑的說,來上師資班,連中文的正音班也不用上了。
二、最近有很多人問我,上師資班如果英文很差,聽得懂博士在說什麼嗎? 我告訴他們,您們問對人了。首先,我不是英文科班畢業的,我的英文是我從小到大最懼怕的,什麼文法、音標根本就聽不太懂,說到英文,總是避而遠之,認為就是教給專業的就好。但因為身為教育第一現場的推廣者,我親自來了解了師資班到底在做什麼?博士的理念為什麼那麼吸引人? 博士在課堂上裡曾經提了三件事,令我非常感動。
(1)如果你今天來上師資班,是一張白紙,什麼都不會,代表你真的賺到了,因為你完全沒有過往經驗的束縛。
(2)如果你今天在課堂上,聽不懂我說的,那也是好事,代表你能夠更單純的把口腔肌肉練好,專心致志,心無旁鶩。
(3)如果你是一張白紙,你就把聽懂我說的這些內容,再去跟更多人分享,這些就會是大家都能接受的語言。
三、最近資四學妹的回饋,面對自己的孩子,茫茫然找尋哪一位調音師適合他,教他調音,不如自己跳下去上,想來想去,這個方法還是最划算。 我聽了聽,這樣的家長最有智慧,因為教育孩子的方向,父母的重視,就能成就孩子的一生。 以上幾點,希望能幫助您。
在師資班,雙語團隊給的回饋是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與源源不絕的資源。在課堂上,博士的大方和貼心,團隊的照顧和細心,同學們相知相惜的情感,是只有在師資班才能直接體會到的。使命與承擔,是我們共同的責任,為了我們的下一代能夠有更好的學習。 為了您的孩子,快快加入我們的行列吧!
【師資六班 | Yingkou老師】
為什麼加入六班?其實中間有點猶豫,畢竟,我的孩子都大了。第一次知道,原來國中學的「book」的音不是「buk」,還有一個小ㄜ,躲在x 的前面,的那種被人敲頭一下的「哦?!」若是如此,那我還有多少個音是不準的?雖然,理論上音是隨時間變的,但至少目前可以知道的是,很多音,比如以前聽空中英語教室,看外國影集等等,我都要看到字幕才約略-哦,是這個意思。聽美語,真的是「外」語,它不是我的母語。而雙母語,把美語變成母語,不是外,是內,是母,這是多麽根本的悟,多麽徹底的解決第一道學習語言的無明認知。88音、140音..到所謂的8800音,也許是口腔肌肉技術的鍛鍊,又未嘗不是再次謙虛調整的學習之路?!昨天在網路上聽老師的全民師資第四堂-講關係,自我、人我..關係-隨時歸零,很是深刻感動。也許,這是最後推我ㄧ把,想,進一步學的原因吧。
【師資二班 | 淑華老師】
當初,吸引我的是1999年的高二學生李海碩。 當然,內心對於現行英文教育的不滿是主因。
我成為問老師的長青班的學生,十堂課10000,超貴坑人呀,可是,我很想去了解怎麼樣學好英文,10000只剩下8堂課,我還是去上。課程結束以後,連講義都沒有88音還唸不熟,發現到10000就這樣沒了,其實我心裡頭知道,我在這個時間點遇到的問老師,是最恰當的時間點。他累積了23年,教學系統已經成熟了。我當時知道,就當作是捐款吧!慢慢瞭解蕭博士以後,何止1萬塊,孩子的學費是3萬4萬10萬的繳出去,而我,為了讓龜山的孩子有機會學習到雙母語,我也報名師資二班。師資班上了一堂課後,朋友問我上的如何? 我說,這樣的學費,值得, 不貴,老師給的東西一輩子受用。
老師常常問說:我們是不是第一次見面啊?當然不是。
【師資四班 | Emma老師】
從事美語教學27年,一直尋尋覓覓,因為一直相信「好還可以更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發現學生學習有困難,我會自己想辦法之外,我會在寬廣的網路上尋找資源,國內國外、北中南有好的講座訓練都會去了解並參與。花時間就不談了,花錢,更是一定的,花心力更是必然的,當然,多多少少有提升,然而,卻總是覺得...「怪怪的」。一直到透過錢錢接觸到蕭博士成為師資....,我找到「嘉」、「佳」、「家」。在雙母語有完整的美語學習的一切,是所有心繫孩子們的老師們的家。現在我對學生的學習成果是27年來最滿意的時刻,期待有更多的人醒悟、幸運、幸福地來到雙母語。
【師資六班 | Anita老師】
來找師資六同班同學的Anita有些話想說。 自己加入師資六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九階10梯前三堂課時,就完全被蕭博士那顆關愛臺灣孩子英文學習的心感動。「讓孩子學英文少受點傷」這件事情,蕭博士一做就做了26、27年,不但持續進行著,而且那顆初心都沒有變。
若您已經有加入師資的打算,那當然是越早加入越好。縱使六班第一堂課都還沒正式開課,師資臉書群組內有超多的資源,看都看不完,學都學不完。另外還有師資們的團練,一起來練好練滿。
可能有些人會考慮到居住地的問題。現在有線上課,蠻多六班的同學都是線上上課。六班還有海外的同學,有英國的、貝里斯的、還有在越南的我,學習無國界。爾後,如果有師資班開在居住地附近時,師資們都可以回鍋到現場上課。另外,無法現場或線上上課的也不用擔心,因為課後都有影片可以回顧。師資六也有成立筆記小組,可以讓師資們看影片配筆記補課。
這是一條很長的路。蕭博士一直在精益求精,只要博士繼續教,我們就可以一直跟著學下去。
歡迎大家一起加入師資六。雙母語與英文教改路上,我們大家一同作伴。
【師資一班 | 值日生老師】
你為什麼加入師資班?想發財 你為什麼畢業了還在這裡?登等等鄧等發財啊!
你為什麼覺得當我們的學弟妹是最正確的決定?進來一定發大財~哈哈 人生充滿了計算和算計,先算算CP值值不值得,老師啊,將來啊啊啊~算不完啦~大家好我是師資一班值日生,為什麼是值日生呢?因為那時候的「問老師」需要值日生,所以我就當到現在了,當然現在蕭光頭已經校長兼撞鐘,不需要值日生了,但是有同學偶爾需要啊~部長大蒨之類的同學~我的三個小孩付費學習到現在,我和老婆也上師資班,然後一直接送老師到現在,應該幾年了~然後都跟老師說不要跟我客氣,老師就說我不客氣~為什麼?是家人就不會計算與算計~我從一班學到現在,中間有什麼特別班幾乎都會參加~存摺數字沒有增加,但是友情數目增加無法計算~ 之前的問老師現在蕭光頭曾說:
「失意時多感恩,得意時多分享。」
師資一班記得問老師都在感恩,現在師資六班老師都在分享。但是老師的腰越彎越低越久,這是一個有量的老師,我對老師的標準很低,只有一個~只要能接近孔子就好~
目前蕭光頭實似夫子~ 歡迎大家加入我們一家人! 大蒨兒說要寫我也只好寫了 回憶真的太多~寫不出來,亂寫一通 非常非常歡迎大家~
【師資六班 | Bos老師】
我是師資六班的好同學。 參加師資六班是偶然,也是必然。 有次在群組有人傳了九階10梯的訊息,當時對蕭博士、對團隊一無所知,不知為何總有個魅力吸引著我,於是開始上課。第一次上九階10梯的課程聽著蕭博士講課,又不知為何內心總覺得澎拜洶湧。但我還是不知道為什麼內心會有這麼巧妙的感覺。直到蕭博士有天在講思辯樂識提到 有多少孩子聽力是有缺陷的。卻用著現有的教學法背單字、學文法、考考卷在彌補。突然讓我想起大學第一次英聽課的期中考,考了第一次的不及格,老師特意前來關心,我面有難色地跟老師說 : 我有聽力障礙。老師驚訝地繼續問到 : 是天生的嗎?還是設備播音效果不好?我說 : 是選擇性聽力障礙。
老師疑問的說:什麼是選擇性聽力障礙? 就是遇到了某個語言,就變成聽力障礙。每個聲音都聽到了,卻又沒聽到似的。於是開始了我的英聽課即是英文背誦課。蒐集老師的上課講義,在考試前將文章內容背起來,老師依舊播著音檔,而我卻用記憶在答題。 原來,臺灣雙語不讓孩子受傷的願望是這麼貼近。
如果臺灣孩子多一個音素、多一位調音,就少一位在外語環境置身事外、孤立無援的孩子。
報名師資班是偶然,也是必然。是療育他人,也是療傷自己。所以我加入師資六班啦~~告訴自己:不用很厲害才開始,開始後就會變得很厲害。 歡迎一起加入師資六班,讓我們一起不受傷變厲害。
【師資四班 | 美芳老師】
分享我的故事,二十多年前,美語聽力不怎麼樣的我, 很勇敢地到美國念碩士。許多人說到美國沉浸在美語環境, 久了就會聽說。 沈浸一段時間,很努力地聽,聽力有點進步,也敢(亂)說。但以這程度上碩士課程,明顯吃力,只能以K書來補。商科的小組交作業,我也因聽力不佳可能會影響作業的準備,受到同組一位美國同學不太友善的對待。這刺激我省下回台的機票錢,暑假參加學校給非美國人的美語課程,同學以亞裔居多,現在想起來,覺得自己更敢(亂)說而已。
畢業後結婚,與先生在美待了幾年,期間小孩 preschool 的小型演講,我也參加( 一般很少看到亞洲家長),很努力地要聽出老師演講內容,就是要問個問題(好像要證明自己也聽懂的樣)。先生畢業後就回台定居,我與美語接觸少了,但還是會找機會聽聽美語。我心中很 納悶的是, 我曾經很努力的練習想要聽懂美語(舉個例子,我在洗碗,電視有美語聲音,我就大概知道在說什麼),但是不然, 感覺就像拿把鑰匙要打開美語之門, 換了不少鑰匙,都打不開。
因為小孩,接觸蕭博士(那時是問老師)的雙母語,以學母語的方式來學美語,好親民。我會華語這母語, 我以同樣的方法來學美語,應該也就會囉! 蕭博士 精心安排以更有效率的方法 讓我以母語方式學美語。學了雙母語一段時間,有一天,無意間聽到籃球轉播賽, 籃球播報員的聲音粒粒分明, 美語聲音變立體了,我好興奮喔!當時我可以清楚覆誦播報員好幾句台詞呢!( 雖然有一兩個字我不知道意思)
謝謝雙親讓我到美國念書,學費不少。心想還真是奇啊,讓我聽清楚美語一個一個聲音的,卻是 Made in Taiwan 的雙母語系統。 邀請您一同加入師資的行列,讓我們一起拿著對的鑰匙,開起華語美語融合的雙語大門!
【師資二班 | 小琳老師】
大家好,我是師二班雲林小琳。 記得2017第一次在高雄參加問老師免費公益講座後,就毅然決然參加師資二班,我知道這就是~我內心深處等待呼喚已久的將學外語自然轉化成母語模式,我不要再走背單字、學文法、作考題這條路,我要的是~一條寬闊、風景優美、充滿驚奇探索的康莊大道。#內心呼喚,終於等到雙母語。
從小就夢想有一天能說一口發音標準的美語,直到現在2020我發音準了、口腔肌肉結實了、興趣自信滿滿,除了自己認真學習外,更重要是有緣遇見蕭博士及熱情團隊,不辭辛勞燒腦出版優質教材,我只要一樣一樣一步一步跟著學熟練熟唸熟絕對沒錯。此外附加價值,是在這雙母語大家庭裡處處充滿愛與能量,不怕沒人教,只怕你不學。
#溫度、廣度、深度經典等你來挖寶 想當然另一優點,我也是家裡孩子們的專職調音師,不僅增進親子關係也多了許多生活樂趣,如:練8800音時母女攜手散步碎碎唸、練童謠時妳一句我一首字正腔圓的大聲唸、練5000字典時妳先哼我再唸。孩子們還會主動幫忙想教案、錄影示範、動手做教具,耳濡目染感受雙母語滿滿的愛上加愛。
# 自助、助他
#勇敢_相信雙母語帶給你我的愛 #大手牽小手一起擁抱雙母語 #希望期望盼望2021遇見更好的自己
【師資一班 | 立德老師】
我是師資一班王立德,大人都叫我立德老師,小孩稱為我吐捲得老師。 當初加入師資班是為了幫前公司籌備孩童營隊。由於想要提供家長會買單的內容,因此美語自然成為首選。有此想法,篩選市面上眾多的教學法,雙母語教學法的學習採取次第漸次上去的方法,是我唯一心動想要傳遞給營隊學員的好東西。這也是我這醫生對於「次第」深信不疑的經驗。因為師資一班跟一群師資成立了Doremi,才讓我踏上教學之路。雙母語教學法與關愛教育的比翼雙飛,讓我在教學之路上,每一天都在做好事。教小孩讓我有使命感,教大人讓他有使命感,教外國人讓我更去探索雙母語之法的奧妙之處。如果你喜歡教學,想要教到老死甚至下一生,選一個沒有謬誤的教學內容,比較吉祥。
【師資五班 | 畇安老師】
陳畇安,字安安,號安安靜靜,台灣台北縣(今新北市)人,生於**(不詳),尚未卒。接觸雙母語集中營剛滿週歲。在下敝人我2019年11月左右接觸雙母語,然後一頭栽進三文世界,從此甘心情願地萬劫不復! 1.為何加入獅吱五班?(博士謔稱本班是失智五班,我真的既佩服又敬畏這個別稱) Ans:因為好奇博士葫蘆裡究竟賣什麼藥?! 2.為何畢業了還在這裡? Ans:噓噓噓~~~因為寶還沒挖完啊 3.為什麼覺得當我們的學弟妹是最正確都決定? Ans:這需要我贅言嗎?這群學長姐真的有夠好欺負的!不管任何人、任何問題,只要一舉手,就一堆人前仆後繼搶著救溺,口對口的、心肺復甦的……整個心大噴發,絕對讓妳/你感動三生三世、淚流滿面!這樣愛心爆表學長姐去外太空也找不到了~~ PS:其他好處不能再揭露了,自己來挖啦!
【師資六班 | 醒文老師】
大家好,我是師資六班的醒文,記得當時大學的學妹也是師資二班的愛芸叫我追九階十梯,一口氣看完十幾集的重播後就開始追現場,除了大學追劇外好像不曾這樣好好追一樣東西。到底是甚麼這麼好看呢?最吸引我的就是「慢、等待」,在已往的學習歷程大家都比快的沒人在比慢,所以追得好累、追得不知道為什麼,因為有人願意等我們、甚至教導如何等待,我也更知道如何等待自己的孩子。
另一個很喜歡這課程的原因是,老師告訴我們要:「內求」,母語越好、英語越好,恍然大悟原來每個人都有一身好功夫,千萬不要妄自菲薄,從小到大學的功夫通通可以派上用場,沒學好的就從現在開始練功,在雙母語無論是我們的雙語甚至認識自我都是一個新的起點。
實在太多喜歡講不完,如果大家希望自己的孩子對自己有信心、對他人有愛心,來雙母語一起學習吧!因為透過開始來學習我更喜歡自己也更喜歡自己的生活、更喜歡與自己的孩子互動。
【師資五班 | 于蓁老師】
大家好!也想來分享一下自己的雙母語心得,我是五班于蓁。
(一)我是相信善的循環的人 心目中理想的教育就是善的循環,聽博士演講時說「要對自己有信心與對他人愛心」的一席話,就有這種被觸動了一下的感覺。常回想起在國小的求學階段的老師,她常常鼓勵我,讓本來站起來說話唸課文都非常排斥的我,變得漸漸有了一點點的自信,常關心與強化我的優點與自信,一直到變成國語小老師變成學藝股長,成為能幫助別人的人。對比現在的教育環境,我意識到師長的使命不只是考試分數提升或技術面的引導而已;「愛」是教育中不可或缺重要的元素。
(二)聽了老師許多的講座發現,當核心思想是對的,說出來的話就全都是對的。在數年前第一次看到蕭文乾博士是在讀經班邀請的英文讀經講座,心想著可以提高英文能力是第一個反應便來參加,聽完後發現這位老師真的很有愛,似乎很多寶可挖,就找時間陸續參加講座。誰料越來越多內容學不完,但家中小小孩沒人照顧,便隔了幾屆才參與了師資班,覺得一生受用,也感謝有機會參與其中。
(三)不但學到了國際觀,還學了星際觀 聽聞人都習慣性找到支持自己觀點的文章來看,也就是同溫層,以鞏固自己的論點。讓我想到「思想的停滯」ㄧ詞,這是我認為大數據演算法的一個危機跟大問題。所以,必須拉高自己的視界,並且學習如何謙卑。
(四)起飛了,來一起飛吧 愛上美語課就是體育課以及學語言先打地基的觀念,再讓孩子重畫一條學英文的起跑線。為全臺灣的孩子們慶幸,為他們的父母親們遇到蕭光頭而慶幸。 最後,感謝彼此。
【師資六班 | 寶朱老師】
大家好!我是新生~師資六班的寶朱。
上國一時未參加新生暑期輔導課,以致於一開學上英文課,我就討厭它了,這也就是蕭博士所說的偷跑,一半以上的同學都會基礎的英文,而我就是那個不會又不好意思舉手的小孩,從此之後就跟英文有緣無份了。出社會後,時不時也想把英文學好,找到了自然發音,但規則變來變去的,於是…我放棄了,事隔多年,有了小孩後我又上網查學習英文的方式,看到了問老師的影片,講的很有道理吶!又燃起學英文的希望,開始看遍問老師的講座影片,上網找資料從88音開始自學,但;自學的路上是辛苦的,在高雄講座中認識了現在的錢錢老師,因為她有上師資二班,私聊後就以line的方式,跟我說了一些技巧,我練習後錄給她聽,她再幫我聽那些音有問題,我再試著練習修正(謝謝錢鈛老師的無私),也買了8800自學,聽著博士的音檔,學習了一段時間,錢錢老師建議我不要一直自己自學,找個師資調音,才不會走了很多冤枉路,於是媒介了羚羊老師,花了十堂課調了8800音,調完後我又卡關了,獨自一個人在學習沒學伴的狀況下,惰性就出來了,所以我想加入師資認識更多的認同臺灣雙母語的學長姐及同學,彼此互相學習調音使得自我更精進。
剛開始關注雙母語師資,讓我驚訝的是,為什麼師資一班的感情那麼好呀!看了輪流上台發表畢業感言影片,當中有歡笑有淚水,有發表感謝同學互相幫忙調音的情感,哇!這是真愛無誤。盼望許久的師資班終於來到熱情的高雄,招生訊息出來,我又猶豫了,必竟66000這個美麗的數字,有點嚇人,有一次講座影片有位先生逗趣的說:這個數字都可以買一隻蘋果了,哈…。離全民師資開課時間越來越近,我的心也跟著七上八下的,報名與不要報名間的浮動,跟先生提了幾次,都說我英文這麼差,上這個做什麼,誰會給妳調音,更別想當什麼副業了,不要浪費錢,嚴重的打擊。時不時找機會又再度提起,他知道擋不住只好說要去就去,當然是立馬報名匯款囉,做就對了!!
我加入這個大家庭,就是希望我與小孩在雙母語這條路上,能夠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不是孤單單的,讓小孩在學習英文道路上是快樂且有自信的。
【師資五班 | 艾言老師】
因為請外師很貴,因為雙語學校上不起;但又一直希望孩子的發音可以漂亮些,無意間在臉書看到相關的訊息,便參加台南場講座幫孩子找學習資源。
當孩子開始學習雙母語,幫他溫習功課時,不禁覺得這些聲音好有趣啊。看著師資班的招生資訊心裡癢癢的,考慮幾天後,趁著自己還沒後悔時,速速挪了另一筆(重要)預算繳了報名費,讓自己就這樣落入深淵難以自拔。只是純粹覺得「有趣,好像很好玩」就亂挪預算,這種好奇心的代價會不會太貴了?
嗯~真的蠻貴的,哈哈哈(忍不住笑出來)。也不知道自己當時是哪根筋不對,還是怎麼了,但也恰巧這樣的好奇和衝動,才得以一窺雙母語的世界。
不蠻您說,在師資班酸甜苦辣什麼都有。口腔肌肉練的很酸,聽不懂老師上課內容很苦,在調音天團被學長姐調音時很辣(自己當時感覺很刺激);但一路走來交到許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及受學長姐照顧的甜,再加上畢業後才恍然大悟老師在講什麼的回甘滋味,感覺好像也蠻有意思的。 每當發音過不去的地方,大家團練討論時;每當自己困惑已久,被學長姐提點時;每當大家討論激發共鳴到過了睡覺時間還欲罷不能時;或從學長姐那兒聽到什麼八卦 .....不不,不是八卦,是聽到什麼新鮮事兒時,這些種種總是讓人內心澎湃不已。
現在想想,這門投資,其實還蠻好的。
【師資二班 | 小八老師】
今天跟著史官組的會議,聽著大蒨姐姐說明如何製作筆記的時候,深刻體會到博士說的,不要跟別人比較,要一直超越自己,better and better. (我們不可能成為博士、大蒨、水水部長,我們就是我們自己。)
二班的時候,跟著同學(搶菜)打逐字稿,那段時間真的進步很多,更能透過這個歷程理解博士複雜的想法,但是因為當時童謠師資班和師資班同步進行,著實沒有時間和力氣重整成屬於個人的筆記。(嘆氣)
幸好有不斷精進的同學、有聽不完的師資班和九10、自己也願意踏出去實踐分享、推廣、教學,才能夠將這些文字幻化成-功法(心法)。
誠摯邀請您務必來參與我們這場優雅的社會革命(活動),讓臺灣的孩子(包括我們)中、英、人文一起提升、不斷提升、趨勢向上。
最後,非常感謝學長姊留下了很多榜樣,二班是在你們的基礎上學習與成長,爾後我們成為了一個大家族,透過場場的大型工作坊我們不會分一班、二班、三班...到現在六班(YAYA!!!)。
無敵驕傲,我所有的二班同學(學長姐),他們看著我上台緊張認證呼吸困難,大家分工完成難忘的畢業回憶,陪著我全臺(部分)城市分享會跑透透(還有好多城市沒有去,所幸現在五班已經主責成立校園推廣大隊),從18年7月師資二班開課到現在,只能說”天天雙母語”,中、英、人文,(語、文、文化)的講究,點點滴滴滲透在生活、言說、教學、思考。
雙母語小學殿,一滴滴一點點, 一天天一年年,臺灣一定改變。 #我黑衣人我驕傲 #我是師資我驕傲 #全民師資就等您
【師資四班 | 玲巧老師】
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問老師,當時內心的衝擊跟感動... 才知道原來有一個人,為了我們臺灣的孩子們,這樣拼了命在努力著。 我也想做些什麼,就這樣,我加入了師資。 對的事情,做就對了! 我是師資四班龔玲巧。
【師資六班 | 佩容老師】
玩真的。是我參加師資班的原因!
我是從朋友臉書看到九階10梯的每天線上課程,開啟接觸雙母語的大門。 一直到9/16光頭老師講到「海上沉船」故事,(詳見筆紀組雲端20200916 語的第一階第五梯)我決定衝去黨部舉手加入。傻傻開始當黑衣人、傻傻開始包貨出貨、傻傻開始團練背、背椅、背阿、背凹....
在每天一小時線上課程結束後,常有意猶未盡之感,總會開啟youtube找尋所有雙母語相關的影音檔。像追劇般心情,看到吳欀穎三歲的影音檔,每聽必哭莫名感動。
一方面為自己活到47歲方知英文課是體育課,如果我小時候就有雙母語,現在的我應該會很不一樣。
一方面是單身沒有結婚的我,希望臺灣更多更多小小孩可以有像欀穎一樣自信自在開心的笑容。我決定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報名獅六』。
我觀察光頭老師跟團隊是真心真意只為下一代雙母語努力!像個快樂的傻瓜。是玩真的!令我感動,想要一起當快樂的傻瓜。
我發現光頭老師跟團隊,每天想的是如何跟昨天的自己再突破,可以再為雙母語推行做些什麼?是玩真的!令我震掝,想要一起成長學習。
上光頭老師的課不單單是雙母語的課,是邏輯打破邏輯的概念。彷彿把我身上原本網住一條看不見透明的繩網慢慢消弭;看見原本沒注意的,體驗到原本沒發現的。
最重要的是只要我願意,有好多人熱心熱情的學姐學長拉著我手帶我練發音,帶我一起往前走!
這是個玩真的雙母語師資班,像潘朵拉寶盒,有很多很多寶可以來挖,只要你妳願意。
【師資六班 | 筱青老師】
ㄉㄚˇㄍㄟˊㄏㄜˋ 我是先寄養在獅吱五班的六班生。 大約6、7年前吧!在臉書初識問老師,當時在群組English Teacher’s Club中,有陣子常看到問老師的留言,那時我覺得問老師的邏輯理念是對的,方法是可行的,只是時間上無法參加說明會,或許因緣尚未成熟,這一晃就擦身而過!
再次的交合是在今年5/20,從讀經群組接緣到雙語讀經,雙語讀經是吸引我的關鍵,那時的我時常在想,為何學了那麼久的英文,還是很多人怕英文,甚至放棄英文?
聽了蕭博士在臺大的說明會,深深覺得一定要改變,以前是不知真方法,既然知此法就無法再誤人子弟了啊!
當時眼見幼稚園新學年即將開始,非常需要自我先調音,才能去教孩子們,因緣成熟等不及六班開課先加入了獅吱五班,真的好在有獅吱班的學長姐豐富的資源,還有蕭博士YouTube上無限無私的專業分享,我們知道了、看到了、學到了,一定也得讓更多民眾受惠。
打從心底很佩服的就是無私心的蕭博士與團隊及學長姐們,每個都身懷絕技啊!也看到同學們的潛力無限被激發,這是一個正循環的團體,全都只是為了我們國家未來的棟樑。我在這看到光,而且是以臺灣為出發點,散播光至全球!
【師資一班 | 慧娥老師】
我是師資一班,雖然已經寫過,但是實在意猶未盡。
※為什麼會參加師資一班?沒有理由,2017春節前看的「問老師」的視頻,直覺他就是我等待已久的「老師」。當聞訊即將開師資班,立刻就畫押報名了。
※為什麼2018畢業,迄今還在這裡?因為深深愛上雙母語,小心這是會上癮的,這種癮會幫助臺灣下一代,會幫助自己英文的涵養實力,會讓自己看到「外星人」的腦袋怎麼思維,老師一拖拉庫的學養涵養志養學不完,以及為自己的教學生涯負責,最重要的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溫馨大家庭,家人超愛當志工,超愛奉獻,超愛團練。結語:因為是一家人,所以我在這裡。
※為什麼要當我們三百多人的學弟妹?有句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雙母語是:一日入門終生上課,哪裡找這種課程?而且日日更新,週週更新,年年換新,因為我們的老師是研發創新控,作為老師的學生就是不斷的追劇,追蕭文乾的劇,幸福充實但是腿也很累,一直追!永保進步。此外,從2017年師資一班開始,累積無數的上課筆記、老師影片、團練影片、老師個整課程的筆記....都是師資班的家人能夠享受的智慧資源,哪裡都找不到這樣的學習園地。
一起為臺灣耕耘美好的未來,加入臺灣雙語大家庭絕對是你一生中最美好的選擇之一。
【師資一班 | 佳慧老師】
真正的武林師父教徒弟..是先練內功,所以天天教,時時練。師父當然知道內功是不能打人,能打人的十八般武藝,徒弟尤其感到內功沒意思,則想動動拳腳,耍耍兵器,好玩的不得了。但徒弟慢慢明暸,內功練好,十八般武藝看上去就會,縱使無武藝也打不死,徒弟學到了。
若您沒有十年時間練功夫,那就好好跟著雙語團隊走。因為恩師很有才、恩師很有愛、恩師無罣礙。
身為師資的驕傲,因為恩師有個大肚量,常常免費、時時提點。還教我們謙卑、教我們積陰德、跟教我們眼光看遠。這樣的恩師及團隊,別再錯過了。
來來來,來當師資,來當全民的調音教練。 未來您將...可能,也許,變成一位有“超”能力的人。 我們雙手加全雙語歡迎您... 我是師資一班最愛喉後音的佳慧老師。
【師資五班 | Vivienne老師】
認識雙母語是第一年在國中代課時。一位班導(數學科)在教她的班一兩個月後,忽然來到班上,說:「老師,我在學校教書多年,未曾見過有老師能讓全班學生都開口說英文,我能來旁聽妳的課嗎?」我在傻愣中認識這位老師,她告訴了我 蕭博士、注音符號表...等等的,但其實在進班時,我仍不清楚師資班要學什麼?但心中所念如下, 未曾改變:
大一時被美國老師教發音一年 +大二起和加籍同事當室友三年半。我很努力學,卻一直沒有聽見美語的聲音。
我真的很喜歡教書。
我不希望孩子們再走一次我過往的路。接觸這可愛的三文世界九個月了,我擁有更多孩子的笑容、自信與學習興趣。六班的學弟妹們,非常歡迎你們加入雙母語。你們讓這裡的愛與力量更多!謝謝你們願意一起走一程!
感謝團隊 感謝彼此 我是師資五班 Vivienne
【師資五班 | 淑玲老師】
孩子的英語不好,為了要與孩子在英語上有互動,開始學習雙母語,在學習的過程中越來越有信心而且還能很快樂的學習,因有一個很好的學習次第,一個很特別的學習內容,在學習上可以很有信心的一步一步學上去。
【師資二班 | 宜欣老師】
2018的熱情仲夏夜是我與雙母語的初次相遇。四天的課程讓我感受到老師教學的專業、文學的底蘊以及滿滿愛人的心。第四天上課前,鼓起勇氣跟老師握手,看到他堅定而溫暖的眼神,當下決定要跟著老師學習如何用充滿愛的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人學習英文。
從事英語教學多年,常常思考如何將語感帶入課程中,但是一直不得其門而入。而老師的課程除了調音(打地基)很厲害之外,透過童謠、寓言和歌曲,讓學習者可以自然而然地如同母語人士一樣沈浸在這些聲音及語調之中,只要假以時日,除了說得一口漂亮的美語外,絕對是言之有物。 雙母語讓我遇到許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團練時看到大家認真練習的樣子,真的很感人。尤其是通過老師每一階段的認證時,每個人開心的程度跟中樂透沒兩樣。
參加師資班最過癮的是追「問劇」,九階十梯、黨主席時間以及師資班課程,內容超豐富、實用以及有趣。因為老師有太多東西可以讓我們挖寶,所以如果對於電影、歌曲和文學有興趣者,個人大推文法文化班,一定能滿足您的需求。
我是師資二班,詹宜欣。 歡迎學弟妹們加入雙母語這個大家庭。
【師資六班 | 淑菁老師】
獅吱六,淑菁 哈哈,大家心得都好多喔~但我只是想…… 等這樣的老師已經夠久了,我不想錯過可以當老師徒弟的機會!! 我不是現場教學的老師,我也沒小孩可以立馬教,我英文也很菜,我也沒有十八般武藝可以貢獻團隊,但縱使拉著團隊的尾巴,也想跟上……
【師資五班 | 麗雲老師】
我是師資五班 賴麗雲 沒有太多想法,加入就對了。 理事無礙。同一件事做了27年,這種心有多堅定呢? 愛孩子的心,比父母更稱職。跟隨博士腳步學的是愛心及做人及處事。迷路字典就是個例子,原本可能會害了一位工人或者上法院的事件,經過有智慧的解決方式,結果是三贏局面;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佩服。 請跟隨這種愛滿到不行的團隊,讓臺灣教育氛圍變的正常一些。
【師資四班 | 藍方老師】
我是獅四 藍方 當初會找到雙母語,其實是因為當時我們一直在練英文跟述。家中除了最小的孩子之外,二個大的語調跟發音都有一點怪怪的?人家不是說 一直唸就會變好嗎? 但小孩卻愈來愈排斥英文。老師曾經在「音小失大」系列裡提到,若母音分不清楚,是會鬧笑話的。而這在我帶小孩去美國玩的一個月裡,也真實上演。
看到問老師才知道原來發音是可以練的。 先試水溫讓小孩上家教班,小孩上的超開心。後來就被小孩跟小孩的家教老師,[師資二班]-郎郎老師,一起推坑加入師資班。
在雙母語這個大家庭裡, 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最自在的方式學習,老師也不會逼迫你。這種付費一次吃到飽的班,簡直就是太佛心了, 歡迎大家一起來玩。
【師資四班 | 貞伶老師】
某天深夜,於網路上看到問老師分享會的影片,裡面提到了中文有多好,英文就可以有多好的媽媽。不希望孩子跟媽媽一樣因為英文而對自己失去自信,開始參加博士現場演講、參加博士開的課程,自己開始練習88音、140音,直到有機會加入師資班四班的行列,開始帶著自己的孩子一起進入雙母語的領域,才發現原來自己的世界也可以那麼精彩。
有緣加入了黑衣人,看到團隊們籌畫直到到九階10梯課程並加入筆記組的行列, 開始得用超慢速重聽打博士的音檔紀錄筆記,才開始有機會慢慢理解,原來愛可以那麼的無所不在。原來身為大人的我們,除了愛之外還要更勇敢一些。原來師資班畢業後,才是真正學習的開始。我是師資四班立豐與東東的媽媽-貞伶。感謝團隊、感謝彼此、感謝參與的大家。
【師資五班 | 宜茹老師】
認識博士是在內湖國小時,那時在秀琍校長大力推動下,全校師生家長都會參加一星期一次博士的雙母語學習。初次接觸就覺得這是個奇蹟課程,雖然那時只有聲音,但是內心知道往後英文的學習歷程一定不一樣,所以每星期會專程從草屯上溪頭上課。當時小二的兒子, 雖然已經轉學回草屯,沒辦法參加博士的教學,在家裡藉聽音檔練習,他也學得滿心歡喜,可以念熟140音。終於等到臺中開師資班,搭上這班正宗學習列車。
進了師資班,學習到的不只是美語這件事,而是博士帶給所有人的學習觀念:「對待孩子、對待自己、及對待他人的態度」,這是一種文化重塑。 所以,我們在這裏可以互相交流、互相支持、互相鼓勵,可以一直互相陪伴學下去……
我是師資五班宜茹。
【師資二班 | 佩佩老師】
大家好,我是二班的佩佩。嗯,說出另一個名號可能大家對我會更有印象,我是安迪妞吳欀穎的媽。參加師資班那一年,我二歲,喔不!是她二歲!!她還有二個哥哥,身為三子媽的我,有忙到不行的正職工作,但也有對孩子教育堅持到不行的信念!在安迪妞都還在天上飛,還沒來報到的2015年,我就認識問老師!那時是三班的怡夙老師拿著只有黑白印刷的88音表格來跟我說,用這個表格,會念出很好聽的英文,而且很簡單。然後,我就開始追博士的演講了,免費的講座聽、付費二個小時500元的演講我也聽,愈聽愈有滋味。
我聽到了學習英文可以不用那麼辛苦、背單字可以不用那麼痛苦…各種關於過去我們在英文學習上的挫折都有解決的出口;然而,這只是表面!你以為的師資班能學到的 表面 !!老師骨子裡的那種慈悲,那種對孩子發自內心的、無條件的愛,更打動我的心!我找到了共鳴!我對待自己的孩子,有一套中心思想,我期待他們有好的表現,但我更願意等待;我希望他們背誦經典,但我也鼓勵他們看小說,所以,我家大哥三年級上就已看完神鵰俠侶!…教育孩子的許多點點滴滴,我很少與其他家長有如此多的共鳴(或許是我也不常跟大家交流這部份)。但在師資班,我無數次聽到老師提到如何對待孩子們熱情而又脆弱的心靈?如何保有他們的自信心?如何化解無處不在的霸凌?…這一切讓我對教育孩子更有方向,也更有方法。然後,我運用了這些,帶著我本身的破英文,抱著88音、140音、280音去了臺南東區的補習班 教英文!!!那時,師資二班才開課了三個月呢!一開始我緊張到每天都胃痛,但隨著班上的一年級孩子,從怯生生的、說話如蚊蟻般小聲,到二個星期後,每一個都搶著拿麥克風上台大聲唸出來;眼神從黯淡無光到閃閃發亮,我也建立了自已教學上的信心。雖然每週從臺南到桃園上課所花費的時間、金錢不在少數,但我所獲得的卻比我付出的多更多!老師在二班上課時,常說我們是邪教,真的,這真的是一個邪教!進來後,就出不去了!一切都在我們用心參與後、在無意間就發生了。然後就這樣,無意間就出現了安迪妞的140音影片、無意間教出的學生就愈來愈多,無意間我就愛上了這個團隊,以身為團隊的一員為榮。無意間,我就再也回不去了!老公看我正職與教學兩頭忙,曾問我要不要擇一就好,是否放棄其中一樣?我思考了幾個月,然後我做了選擇!我選擇了每天看不同的孩子在我手上,開心有自信的學英語、我選擇了擁有點亮孩子眼神的能力,我選擇了有拉開孩子笑容的能耐,我選擇了每個學生看到我都會開心的衝上來喊一聲佩佩老師,然後忍不住的跟我分享他們生活上發生的一切,我選擇了放棄平均6~7萬的月收入!然後,全心投入雙母語教學!
你呢?要不要也讓自己有選擇的機會?讓自己的小孩也有選擇的機會?讓臺灣的孩子也有選擇的機會?
【師資二班 | 姜姜老師】
師資二班 53號 姜弈茹 報到 在孩子5歲時,像很多想超前佈署的家長一樣,想知道小孩到底幾歲開始學英文比較好。二年前的某個週六下午,在師大圖書館校區的演講廳第一次聽到蕭博士的聲音;直到現在每天都還是聽到老師的聲音,也不打算下課。
「吸引力法則」讓這裡聚集了每一位關心孩子教育的家長和老師們,大家所關心的是「怎樣把英文學好?」
在一次次的課程中,我在老師的眼睛裡看到了其實我就是那個被超前佈署的小孩。我要給孩子的答案,都在自己的身上一一找到。我幫曾經在英文考場裡跌倒的自己療傷,也找到教育裡應該純粹的快樂、只要肯努力就有收穫的安全感,無關家庭背景、無關城鄉差距,一階一階向上爬到自己喜歡的高度。英文系畢業的我,竟然是在這裡找到自我認同的成就。 曾經一度想帶著孩子逃離體制,今年我的孩子進入體制成為小一新生,英文課堂中的全美語授課,孩子並不會因為聽不懂而否定自己的價值。他已經具備語音模仿能力的條件,而這個能力會陪伴他一輩子。剩下的語意和語感能力,都會隨著他年齡慢慢成長而歸位。
有天孩子冒了一句:「I will try my best, you can count on me. 」我問:「誰教你的?」「我們老師說的。」他還沒開始背單字,不可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但他在語境中模仿聲音,唯妙唯肖。
這不就是近乎母語的學習?他在英文學習路上的自學條件,是送給他最棒的禮物。
【師資五班 | 月鳳老師】
我是搭高鐵可以半價的銀髮族。
有天要聽聽孫子(小六)背誦莎士比亞經典的成果,但是我分辨不出來他唸得是否正確,又知道蕭光頭是研究莎詩的博士,在疫情之下提供四堂免費課程,可以不用舟車勞頓在線上學習的機會。感動團隊合作精神,遂參加了五班師資培訓。目前每週用視訊與孫子聊雙母語,他正在學習童謠第二册呢?目前正積極規劃開會議室給社區朋友—同學習調音,也報名雙母語推廣進校園集訓,由五班同學中教大的彭雅玲主任及施秝湘老師領軍走進全臺各地校園。
哈哈哈 天生我才必有用。實現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接觸了雙母語,讓我的人生多甜蜜又光彩。感謝感謝。 歡迎大家參加師資六班課程 真的彩繪出亮麗的人生啊!
【師資六班 | 暄洛老師】
我是師資六班的戴暄洛。 我是透過好友介紹認識雙母語,當時我們的孩子都在坊間一間非常強調發音、又嚴格執行聽說讀寫的補習班上課,結業的孩子也都表示在那裡上課,會考英文拿A絕對沒問題....但...我家大哥上了2年...(今年國一)他英文成績只有70上下,這結果跟補習班前輩說的不一樣....我ㄧ直納悶為何如此!?
後來我開始上9階10梯,發現蕭博士解答了我的疑惑,沒有語境單字是死的,勉強背下來也不會成為自己的....於是,9月才剛繳了補習費,10月底我就退費把孩子帶回家,先療療傷,聽聽注音歌、童謠.... 我們砍掉重練...
【師資六班 | Sheena老師】
為何加入師資班? 從九階10梯開始認識蕭博士,聽了三堂就知道這個團隊是非常認真的,這個團隊是為了廣大的台灣孩子在付出的。一條易被誤解且不甚好走的路,蕭博士一路堅持走了下來,讓我被打動了。
雙母語的教材教法是非常講究的。多年前,非主修英語的我為了矯正自己的發音,曾找老師學習。發音改善之後,發音和聽力都進步很多,更有信心繼續學了。當時的那位老師,也是用已知的注音符號來講解未知的美語聲音,這是一種非常清晰、易學又好懂的方法。而蕭博士的台灣雙語注音更是究竟、完整!想到之後若有更多孩子能在這套流程下學習,學英文不用再繞遠路,在漫長學外語的過程中能少受一點傷,我想這是值得我投入的一條路。
【師資三班 | Shelly老師】
#你為什麼加入師資班? 雖然我的工作是英文老師,但我當初是以讀經家長的身分加入雙母語師資班的。我當初只是想把小孩的英文讀經帶好,再加上因為英語教學的背景對雙母語也很好奇,就這樣一頭栽進雙母語美妙的世界(坑)裡。
上了一陣子師資班明白66注音符號表之後,我心想好險我有報名,不然不知道還要誤人子弟到何時,因為我的發音實在太多自以為是的錯誤,而從來沒有人能夠這麼快狠準的告訴我,只要再微調一下華語音素,就是母語人士的聲音了;光是發音這一塊,我真心認為所有英文老師都要學會66注音符號表。
然而雙母語的宏大高深,遠遠在暖身階段的發音之外。蕭博士在師資班無所不談,從調音、關係、班級經營、招生、甚至聽都沒聽過的傅立葉轉換;好多東西值得在日常生活實踐,只怕沒有時間消化。蕭博士幽默的上課風格,也感染了我,害我在學校課堂上越來越會「練蕭話」。
接著我又上了初階和進階的文法文化班,一直到現在的九階10梯和持續不段更新的師資四五班。我很期待師資六班的課,因為有越來越厲害的學弟妹加入,蕭博士的無敵團隊又有無限的創新,腳步永遠不停歇,我覺得跟著團隊走,自然會遇見越來越好越新的自己。
#你為什麼畢業了還在這裡? 由於公教人員的身分,我不方便招生授課,卻又覺得我都花了六萬元學費,怎麼可以讓這樣的人間寶貝藏在我身上?因此我做了我所能做的事情:幫同班師資同學們調音。本來我想說等到大家8800音都過了就可以告一段落了吧!沒想到這一走就一直走到現在,我們現在在練舊版音典和童謠,雖然是舊的但是我覺得雙母語教材沒有新舊分別,調音也沒有難易之分,發音沒有足夠好的時候,尤其對英文越好的人更是如此,因為我們已經累積錯誤發音太久太久了。
除了師資班同門,我也免費教我的家人和一位我因為「讀經寶寶」教具結識的大陸媽媽。這位大陸媽媽很認真地跟著九階10梯的課程,立志將自己的小孩培養成三文人才。不可否認的,是我教的這些師資和孩子和家長,一直推著我向前進,不然我可能畢業之後就礙於學校進度放掉雙母語了。每一次的團練我賺到的是滿滿的快樂,希望我們的團練可以一直走下去,我更希望之後有其他老師可以主導團練,這樣才是我最終的目的。
常常聽到「抱怨入好眠X人熟蟲不咬」這首歌聽到熱淚盈眶,因為我很清楚教室裡一雙雙英文課堂裡的眼神,或者渙散、或者受傷、或者無助。我在學校運用每週一個中午的時間,給有興趣的學生上雙母語課程,大多數學生外務很多,平常上課要跑班很累,因此來的人數大概不到六位;但只要有一個學生我就會上課;中午時間自發來上課的同學通常英文不錯,他們學得很開心。學校的重補修課程我也讓學生練發音、唸童謠,給他們一點小成就感,讓他們知道原來英文是可以笑著學的。重補修的同學都是英文被當掉的學生,對於英文他們大多是放棄的。神奇的是,不論英文成績好不好,雙母語就是很吃得開。真的是有教無類,有笑無淚。
#你為什麼覺得當我們的學弟妹是最正確的決定? 雙母語可以視為一項投資,時間越長有形或無形的收穫會越多,只要你肯來,沒有不歡喜收割的。最近聽了蕭博士獎九階10梯,我很認同這應該是一項全民運動,即便不報名師資,我覺得所有英文老師和家長都應該認識66注音符號表,熟練8800音,為2030臺灣雙語盡一份應該盡的心力。
【師資二班 | 莎拉老師】
謝謝奕安老師引我入門, 我是師資二班的張莎拉。
#你為什麼加入師資班? 2017/11/12第一次耳聞雙母語; 我和奕安老師是大學同學,我們認識10年以上。第一次耳聞雙母語是在他剛開始師資班培訓班的第一堂課程結束後的隔一天。在那之前,我們已經好一陣子沒有聯繫。認識奕安老師的人都知道,他是善良的人、真誠的人、浪漫的人。還有,他是非常努力的人。建立在這種關係上,他推薦的,我沒有質疑的理由,在他選擇跟我分享的時候,或許我們都有相當默契了。我問他如果我也想上課能嗎?他說,師資一班已經開始上課了,應該要等第二班。從此,這個「師資二班」就一直在我心裡了。
2018/01/18第一堂語調會話班; 我和奕安老師從高中到大學,一路都是英文相關科系,學習英文時間少說也有10年以上。這一堂課應該是我第一次見到雙母語創辦人本尊,這堂課之前我不太認識當時的「問老師」、也不是很清楚他要教什麼,但這堂課真的完全顛覆我對美語學習的想像。這不是英文課吧?也不是我想像中的那種語調課啊!根本是音樂課,然後,跟您本身美語發音好不好一點關係都沒有。當時心裡一百個疑問,為什麼這麼簡單的方法學校老師沒有教?為什麼這麼好懂的方法現在才知道?你是誰?為什麼現在才出現?
2018/01/21第一次因為她流淚。 那天是我見到本尊後短短3天又再次碰面,那天地點在桃園蘆竹的南崁國小,說是一個成果發表會吧!反正我又不知道為什麼來了,就是來了。那天,有別於前幾天的語調課那種實用感,我又再一次被震懾到,這個分享會我真是解釋不清。那是個要脫鞋子的木地板、有電影院那種椅子的空間。奕安說空間有限,每位師資只能帶一位親友,而我是那位幸運兒。過程中我也非常問號,沒多久大家突然一起唸詭異的聲音,而且很.大.聲.,真是嚇壞我了!(就是88音或140音或280音,或8800音)我以為我來到某種直銷會場。一切的一切都在我看到那群孩子走出來,看得出來是非常混齡的、身高參差不齊。他們要表演了!各個落落大方、臺風穩健、毫不彆扭,就是很自在,他們都眼睛彎彎在笑,而我卻哭了。哭慘了,我不知道我在哭什麼,但就是停不下來。是我內心那個受傷的小女孩出現了,我幫她哭出來。英文學習之路,我是受過傷的孩子,我以為我好了、以為過了就沒事了,原來沒有。那種感覺就像孩子跌倒了,本來已經自己哭完了,一看到媽媽以後知道安全感來了可以討拍就又大爆哭的那種。我是來療傷的,很多人都跟我一樣,我感受到這樣可以,我想要先自救,如果可以我也想救別人。當下,我決定跟了,梭哈的那種決心。
#你為什麼畢業了還在這裡? 我想不到離開的理由。雙母語已完全與我的生活融為一體,除非哪天生命結束了,否則我想不到要怎麼離開。 今年三月,奕安結束在加拿大王子島為期半年的雙母語教學返臺後,有次電話中問我:Sara,妳覺得我們在臺中開教室好嗎?於是,今年2020年,我們在臺中有了「玩耳雙語調音教室」。
#你為什麼覺得當我們的學弟妹是最正確的決定? 很多事情做了才知道。耳聰目明,是我開始師資班,開始團練後才真正體會的。我要謝謝我們師資二班的班長,小八老師,當初是她邀請我參與團練,透過雙母語有次第的方法,溫度、廣度、深度伴隨的經典,我們都越來越健康,看得更清晰、聽得更清楚,原來耳朵通了心門就開了,所有的轉變都悄悄地發生,我也變得有一點勇敢了。 跳脫雙母語調音師身分,我有四年補教業、七年資訊服務/遊戲產業人資經歷,這個團隊進步的速度太驚人,非常值得投資、一探究竟。您在這裡可以認識很多人、會有很多資源;可以學習合作、吸收來自各行各業、不同腦卻為同一件事情努力的人們;您能更了解自己、肯等待自己、會欣賞他人。我們這麼酷,不來嗎?
【師資五班 | 夙雯老師】
大家好
我是師資五班的陳夙雯 緣起 自家小朋友小一開始接觸學校的英語課,回家跟我說:這不是我的語言,我不要學。一聽到這樣的話,趕快上網尋找資源.......莫名其妙的就連結到了雙母語的說明會影片上,看了一小段(內心就知道小朋友的英語有救了),接下來默默的把影片存檔。時間過了兩三年,小朋友的英語已經沉到不能再沉了,自己心裡想不能再耽誤下去了,該幫小朋友呼叫援軍了,就報名了2019年的雙母語冬令營。不幸的是疫情的到來,冬令營被迫停辦。幸運的是疫情到來促成了師資五班的線上實體課程同步,讓上班時間很難空出週六休假的我能夠參與到,現在我與小朋友都徜徉在雙母語的世界中。
各位內心還在掙扎要不要跳入這師資六班的同學們,不用猶豫,跳下來就對了。
進來就知道(有沒有被騙、怎麼這麼多人跳進來、怎麼沒有人逃出去),不進來怎麼救自己的小孩,不進來怎麼救別人的小孩。箇中滋味等您們進來就能一一品嚐囉。
【師資六班 | Anna誼老師】
#你為什麼加入師資班? 我是獅吱六班:Anna誼 文長請見諒。 第一次是接觸雙母語,是偶然在台南文學館看到宣傳文,當時看到師資班是在北部。 第二次接觸到雙母語,是新竹的一場小講座,帶了2個認識的媽咪去聽,當時懵懵懂懂的,也就過去了。 第三次是看到蕭博士本尊,是在去年5月一場台中讀經論壇,當時有種戰場的FU,當蕭博士現場講述完英文讀經師資的簡報後,現場真的是殺起一陣聲浪,無論是讀經師資還是家長,甚至是讀經學院的執行長,都是一面倒的質疑蕭博士。
但是蕭博士現場念了一段英文,以及溫柔堅定應對的方式,以一擋千軍萬馬的姿態,讓我太折服了,非常有智慧,卻不失風度。 當每個人都會捍衛自己論點的時候,蕭博士的應對真的就是謙謙君子,不會大聲咆嘯及辯論,却能一語中的,直擊問題核心,這一點是需要很深的涵養與功底才能從容應對。此時的師資班在台南,我不禁懷疑自己是否無緣啊!
當下種下了想要學習雙母語的種子。 回到新竹後,開始找師資,認識了文姿老師,一位很溫柔的老師,開啟了我跟孩子們的第一扇門。 後續因為時間因素,暫停了課程。 然而在文姿老師的鼓勵下,完成了280音的認證。 後續有跟著幼兒園的園長及老師參加幾場講座,在台北的說明會後,幼兒園老師上了一段雙母語課程,一直希望後面能有課程接續,卻可惜天不從人願。
我本身是讀經家長,一直希望開始孩子們的英文讀經,但是自己底子差,孩子們在學校學的英文也是2266的。 同樣的Apple,姐姐唸ㄝpple,妹妹唸ㄚpple. 讓我再次覺得雙母語的重要性。中文讀經,我可以糾正孩子們的發音,但是英文讀經呢?
自己學了30多年的英文,始終也沒學好過,經常頭燒燒尾冷冷(台語)的,没語言學習天份,就是抓不到語感跟音感,聽力測驗都是猜的,什麼聽關鍵找答案,我總是聽不出來誰是關鍵字。孩子們在一次職能語言測試的時候,遇到了一位用雙母語訓練孩子們口腔肌肉練習的老師,但是評估後小孩不需要上語言課程,因此也就沒有機會再繼續接觸。
認證完280音後,就帶著孩子們,練280音,想說至少持續練習口腔肌肉,對於他們的發音是有幫助的。加上去年發表的臺灣雙語注音符號表,就用這些素材加上之前上過的課程,一直重複帶著孩子們複習。但是想帶小孩開始英文讀經的念頭還是一直存在,只是不知道到底怎麼開始。
幼兒園雖然有開始起步,也有一位兒美老師到師資班來上課,卻也一直受到體制的聲浪與質疑,最後學校選擇妥協,聘請外師來教,這讓我感到非常難過與挫折,因為以為有了希望........。
直到今年開始有許多課程,蕭博士非常用心開了幾堂免費課程,尤其是開了英文讀經師資班。這段時間內,遭受到的浪潮不小,但是最大的收穫就是帶著妹妹跟他的兩個小孩一起加入。這兩個小孩就是正在接受語言職能課程,為了小孩進步,鼓勵妹妹來學來聽來練習140音,一邊持續讀經一邊讓口腔肌肉做練習。現在讀經的發音上,進步很多。
而我在蕭博士教的莎籟14行詩的第18首中,找到了給孩子們英文讀經的方向,非常感恩。
接著就是銜接九階十梯,270堂課,真的是非常不可思議的機緣。這段課程時間,讓我看到孩子們學習的潛力,童謠/寓言/注音歌...一首接著一首朗朗上口,我想是時候做點什麼來給孩子們....這樣的系統,從聽說讀寫到文創,是非常完整的,尤其是九階十梯的課程表出來時,太震撼太衝擊我了。
當孩子們學到這些之後,也即将面臨體制内所有老師的質疑,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做孩子們背後最温柔最堅定的靠山與底氣。一個聲音鼓勵我“投入才會深入,付出才能傑出”,因此選擇加入師資六班,陪伴孩子成長,也讓自己更深入雙母語的學海世界。
這裡有學富五車的蕭博士,能把中英文的內涵融合的非常自然,觸動人心。 有著一群非常團結的學長姐,俗稱黑衣人,線上線下認真投入,感動人心。 還有一群孩子們的學伴,大哥哥大姐姐以及弟弟妹妹們,正在學習,激勵人心。 當然更有臥虎藏龍的各界人士,互相激盪火花,砥礪人心。 這一趟雙母語學習之旅,豐富精彩,值得加入。
【師資四班 | 瑞珍老師】
我是師資四班李瑞珍 一年前因小兒安親班試辦雙母語教學,帶著與小孩共學的心踏入雙母語世界,參加完一日工作坊後決定插班進入師資,帶著新思維跟著大家一同學習成長。
【師資六班 | Anna老師】
我是師資六班的Yichin怡菁,也可以叫我Anna
#認識雙母語的因緣 第一次認識雙母語是看了謝宜臻老師在今年9月1日的臉文#英語學習也是一種投資行為,裡頭寫道:『每天線上免費教學 1 小時,連續講 270 天,是怎樣的熱情在支撐著他?』。什麼!
免費學美語?太佛心了吧,自此開啟了好奇心,一路從9月10日收看九階10梯迄今。
蕭博士的課程解答了我長久以來的困惑,常常查了KK音標或感覺上較準的IPA音標後,發現該符號和發音檔案不太相符的狀況,例如標了/ɪ/的音,卻聽到了/ə/的聲音,然後一個單字在不同字典有不同發音,到底哪個才對?才是美語的主流發音?搞得自己要腦神經衰弱,只能用筆記本寫下不同發音,但現在這個煩惱從《超自然發音字典》問世的那天起就解決了,感謝團隊!
#加入師資班的原因 一是為了生存!因為目前的工作潛藏失業危機,所以想擁有一技之長。可參考師資五班第三堂蕭博士說的 https://reurl.cc/N6vxV9 (11:45開始) 二是為了支持蕭博士的理念!即使自己沒有孩子,但希望臺灣下一代更好。 在此特別感謝三班的小鳳學姐與水水部長,在10月17日左營的講座給我的鼓勵與分享,感謝彼此! #關於學費 說實話,身為奈米資的我,這學費算是很大的金額,而這一生也沒這樣花錢投資過自己,但仔細想想報名一次,一班到五班的資源都可以取用,往後的班還可以回鍋,實在很划算啊,還可以交到新朋友,拓展人生視野,別猶豫了,一起加入我們吧!
【師資五班 | 倩倩老師】
我是五班的倩倩, 當初加入師資是為了讓自己小孩英文好,畢竟老的一套方式沒有讓自己會聽說,試試這個新的看看里面到底有什麼鬼。但是老實說中間曾經後悔過,因為加入師資班,會讓自己的毛病全部暴露....... 第一會發現現在的自己很懶,原本家庭事業都要顧,現在還要學一個跟自己的工作沒什麼關係的東西,一不小心就想偷懶,花錢找罪受,比減肥還痛苦,等於告訴小孩媽媽其實也很懶。
第二容易受傷,一看同學那麼快了,就很容易想放棄,那誰誰才上課就過了280的,可以把你們屏蔽去小教室上課嗎?
現在回頭想想自己的小孩,7歲開始學英文,是不是也很容易受傷很容易放棄,同齡的小孩都在讀神奇樹屋了,我家26個字母還不熟,如果我現在只是砸錢逼他學,他能愛上英文的話絕對跟我沒關係,一路上沒嫌棄他學的慢可能會是我的極限了。雙母語更讓我明白原來做父母真容易,只要砸錢孩子就應該出成果,不管我是否給了他一個正確的方法。如今我還在8800的路上,有苦行僧蕭光頭在前面指路,有一群熱心的學姐學長同學的鼓勵,我沒放棄,孩子經常偷偷翻我的書,在那ㄅ,ㄅㄧ,ㄅㄚ......一直說自己也要去認證,當初真的沒想過會有這樣一幕。
如今蕭博士一個高人要在鏡頭面前賣笑,背後還有一群高人默默的支持,能讓這些人聚集在一起,台灣到底做了多少好事啊。
加入師資,真的是個坑,會有人含情脈脈的拉你一起團練;會有人一直鼓勵你,一直分享他們的經驗;會讓你真切的同理自己的孩子。
【師資五班 | 韋伶老師】
國中因為喜歡「文」這個字,到教室後的布告欄選了一個簡單好記的英文名字「Gwen」中譯「葛文」,卻始終疑惑音標/ɡwɛn/究竟該如何準確發音。除此之外,初學英文的我因為遇見英文科的國中導師,所以學得特別扎實。沒想到上了高中,每節英語課的前一秒就開始焦慮被點名念文章,整整三年如坐針氈的英文課,也成了我唯一上補習班的學科。上了大學,看到外文課有英日兩種選擇,二話不說,就選日語。當了媽之後,不曾有勇氣為孩子讀過英文繪本。
有一天「問老師」三個字出現在我的世界。孩子的安親班教學經驗豐富令我信任的英文課老師,把這個新的學習列為她覺得最佳的英語學習途徑。還說如果我們社區許可,她很想來推廣。一個好令我訝異的想法。 當師資五班的招生訊息出現時,我太想了解了。可是我先上了文法文化班,就被蕭博士忙了27年的發心震撼了。還有超級無敵美的中英翻譯諧音雙關,以及信手拈來的喻都能連結老師想說的事,只為給臺灣下一代健康正常不要受傷的英語學習之路。我沒有理由不把這件事當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回事。
尤其,雙母語讓我竟然在這輩子就和英文和解了。 我沒有理由不加入幫助其他可能很多跟我一樣處境的孩子。 尤其這個團隊把各自心血與所長,用最美的方式注入雙母語學殿,給我們。
謝謝團隊,以及陪伴團練的所有雙母語夥伴。只有留在這裡,才能不忘記繼續自自己的使命。我是五班34號。我愛雙母語。
【師資六班 | Chang老師】
我報名了師資六班。 我用最實際的方式說明為什麼要報名師資六班。 說到學美語,問10個人有10個人都說要多聽多看。 但,要看什麼、聽什麼?次序為何?怎樣才叫做學得好? 沒有答案。 也有人說,不要想那麼多,交給外師就對了。 聽美語卡通、看美語的教學影片,去補英文用美語玩遊戲就會了。
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自己喜歡英文,也被洗腦小孩美語要越早學越好。(這是錯的,以後再跟大家分享)
所以我從小給兒子看卡通把聲音頻道都調成美語、廖彩杏的英文繪本跟CD我整套都買、都聽。我陪孩子上英文繪文律動課、上外師補習班、外師陪逛街,還有超貴的Tutor JR…我始終覺得努力那麼多,效果極為有限。
直到我3年多前接觸蕭博士的雙母語,後來我自己學習雙母語,自學檢定280,鼎誠在旁邊聽久也學會了。原來學美語可以有次第,可以那麼精細,台式發音可以完全翻轉。 孩子發音不同了,聽力自然進步了。
調音是ㄧ切的根基,加入師資班隨時可以幫孩子調音。總而言之有幸加入師資班,我用當志工的心情,我要跟隨師父把雙母語種子傳播出去。
【師資五班 | Melody老師】
嘿!看倌們,我是師資五班Melody,我也來說說我接觸臺灣雙母語的源起..
第一次接觸老師獨創以注音符號學習英語大約是在4、5年前吧~ 是無意間在廣播中聽見老師在談apple蘋果的a,母音應該發音唸/ㄝㄚ/,多新奇的發音呀!一顆蘋果開啟了我想探索這套注音符號學習英語的興趣,於是我開始搜尋有關問老師的網路資訊及教學影片,看了幾十支教學影片,在一支影片中,老師在黑板上寫下可加入群組的line號碼,我是107年進入雙母語群組,知道有雙母語學墊官網,上網買了一些教材自學。
在群組得知老師接續開了幾個雙母語師資班課程,因我住台東,台東距離西部太遠了,要上師資課是不可能的事,一直夢想也能有機會上老師的課,感謝主呀!今年4月竟能拜疫情所賜,原本師資五班的現場課,因疫情關係,開放網路線上授課,我這才有機會報名正式成為老師的學生。
從網路上我所知道的問老師、蕭博士、蕭光頭身份,再到我認識真實的他成了我的老師,說句良心話,我還真沒遇過像他這麼長時間投入於英語教改的工作,教育是百年大計,按理說這麼大的事,該由國家負起策動才對,然而我感受到老師帶領他的團隊,在沒有任何支援下,僅憑滿腔熱忱的單打獨鬥的致力於臺灣的英文教改工作,多少免費的網路直播課程,這麼近似瘋狂的開課著,若沒這股熱腔熱血與傻勁,哪來這般堅毅的體耐力?老實說,我真的很感動!
我在今年11月畢業了,但我並沒有離開,據我所知,老師的學生也一樣都沒離開,甚至大家更是另開群組如火如荼的進階學習中,大家都願意盡自己的一份棉薄之力,把老師的這套教學理念吸納強化並推廣出去。
看倌們,您若對英文學習有任何疑慮,歡迎您來瞭解,相信您若願意來瞭解這套注音符號雙語學習方法,您也會愛上它並像我一樣深受感動的。在正確的道路上,途中必有人會陸續加入,臺灣雙語加油!老師加油!
128519 【參不參?】 2020-12-18 13:04:58 113281 Irene MsgArticle ---
ZC1283582
ZC886651,ZC1283582,ZC287860
2
0
總覽
0
204
Irene
0
0
/main/wdb2/images/1x1.gif
【獅六 | 見面禮】 大蒨小編 2020-12-16 早安!師資六班的學弟妹們。再過一週,你們即將收到蕭博士團隊為你們準備的大禮包。每一件禮物,都承載著蕭博士的心法。點點滴滴的驚喜,幾行文字實在說不清。箇中奧秘,留給你們在接下來半年的師資課程,慢慢開啟。
早安!師資六班的學弟妹們。再過一週,你們即將收到蕭博士團隊為你們準備的大禮包。每一件禮物,都承載著蕭博士的心法。點點滴滴的驚喜,幾行文字實在說不清。箇中奧秘,留給你們在接下來半年的師資課程,慢慢開啟。 #怎麼好像又聽到師資一班到五班的學長姐大喊不公平~~~ 準備好開箱了嗎?
#牛轉盤 沈甸甸一盒,載著一顆「想讓孩子的發音無痛過渡到文字」的心。外蓋的設計,雙關語巧思,紅黃藍綠四色也各有它的安排,您千萬要慢慢觀察、細細品味,才來打開它。
可吊掛起來的 #精裝童謠,裡頭除了英文、中文、還有臺灣年輕設計師把孩子最喜歡的「麻煩人」和「布一定」畫出來的過程。從一筆一畫的線稿,到最後上色的作品,我們在向孩子展現過程的重要。
#莎籟集 是蕭博士將莎士比亞的154首十四行詩,用中文七言的美呈現。在讀懂莎翁前,中文語感先幫您升等一級。
#四月望雨系列 四季紅 Season's On; 月夜愁 Moon's Blue Too; 望春風 One True Hope; 雨夜花 Moon, buds, rain. 這四首臺灣老歌,是蕭博士對臺灣的情感,投過將臺語英譯,透過臺灣老中青三代一起歡唱,透過一隻原子筆的美,展現出來。
#孩子愛不釋手的獎卡 規矩獎卡,毫無疑問是大小孩子的最愛,讓安迪哥、麻煩人、布一定來收服每個家庭裡的神奇寶貝吧! 童謠獎卡,堪稱童謠界的隨身精品,朗朗上口後的42首童謠,小卡隨身攜帶或掛在窗邊,都像被西方的經典故事暖暖圍繞著。 178獎卡:是調音老師的救星,更是專業級的調音教案手冊,178張代表178個步驟,從「我肯關門靜悄悄」開始,一張獎卡引導一個規矩、一張獎卡教會一個發音。課堂管理就靠它!
#3Q袋:3位超級QQQ,說著感謝的安迪哥,化身成帆布袋陪著您。
#14生肖寓言酷卡胸章,是最限量珍藏的遇言小物。傳遞著兩造相遇會發生一切幸福的可能。雙母語孩子們的書包上,衣領間,都可以看到胸章的身影。最常聽到學生說:「老師,等我練好了,我就可以收集到龍、馬、羊、老鷹、和熊~」
#童謠海報 最溫暖級的上課教材、教室佈置及家庭美學展現。
#超大張的注音符號表 搭配學殿YouTube頻道的注音歌,孩子在海報前面可以一邊跳一邊唱:注音哥,起飛!ㄦ~~~~~~ ㄝˋ!
最後,是 #8800調音手冊。它像是熱騰騰的一壺茶,還正在沏,連師資一班到五班的學長姐,都在期待它的誕生。 本週六,師資六,正式開課。您報名了沒?快來。
128361 【獅六 | 見面禮】 2020-12-16 11:35:30 113281 Irene MsgArticle ---
ZC1283582
ZC886651,ZC1283582,ZC287860
3
1
總覽
0
76
Irene
0
0
/main/wdb2/images/1x1.gif
#PageCtrl { font-family:sө; text-align:center; }
#PageCtrl a { color:#666666; }
#PageCtrl a:hover { color:#ff6622; }
#PageCtrl .PageBtn { margin-left:3px; margin-right:3px; }
#PageCtrl .OtherPage {}
#PageCtrl .ThisPage { color:#000000; font-weight:bold; }
#PageCtrl .RecCount { font-weight:bold; }